73歲的周鴻英如往常一樣,早早地來到位于杭州市下城區長慶街道浙大御蹕社區的“三和交流室”。她戴上老花眼鏡,在筆記本上寫下了當天的工作計劃:商討籌備“我為社區建設獻一計”活動、征集小區垃圾分類“金點子”……多年來,周鴻英的一天,都是這樣開始的。
早在2002年2月,剛從下城區人大常委會教科文衛工作委員會主任崗位退休的周鴻英,就到長慶街道注冊登記成為終生志愿者,莊嚴許下了“退而不休、奉獻余熱、立足社區、投身公益”的諾言。十幾年來,社區五老們“幫助別人、快樂自己”的無私奉獻精神深深感染著周鴻英。在辛勤耕耘中,她與社區干部、五老和居民們結下了深厚的友情,與青少年產生了濃濃的親情,先后獲得了浙江省和杭州市“關心下一代先進個人”、省“最美公益使者”、市“優秀和事佬”“先進人民調解員”等榮譽。2019年,被評為“全國離退休干部先進個人”。
御蹕社區常住人口近萬人,既有高層住宅小區、單位宿舍區,也有回遷戶小區,流動人口多、人員結構復雜、矛盾多發。2011年,在社區“和事佬”協會的基礎上,周鴻英提議學習“楓橋經驗”,創辦“三和交流室”?!叭∶小汀?,就是希望家庭和美、鄰里和睦、小區和諧”。
“我們愿做和事佬,為民服務熱情高,走家串戶為三和,社區和諧樂陶陶。”這是周鴻英創作的“交流室室歌”。如今,“三和交流室”的“和事佬”從6人擴展到了46人,從一個社區發展輻射到了數個社區,累計提供法律咨詢1500余人次,預防矛盾糾紛500余起,成功調解100余起,普法宣傳、培訓4000余人次,化解了無數家長里短、鄰里糾紛?!叭徒涣魇摇毕群蟊辉u為杭州市十大金牌“和事佬”、浙江省青年志愿服務項目大賽銀獎。
2003年,在長慶街道黨工委的指導下,擔任社區關工委副主任的周鴻英,大膽探索創新,在小區的求創樓單元建立了全國第一個樓道關工小組,真正把關心下一代工作的觸角延伸到了神經末梢、覆蓋到了每家每戶。2006年10月,在全國部分城市關心下一代工作研討會上,樓道關工小組的作法得到了中國關工委常務副主任閔振環的高度贊揚。
社區五老們在周鴻英的組織動員下,充分發揮一老和一少、就地和就近、親情和鄰情、言教和身教相融合的作用,成立了6支公益小分隊,開展“校社攜手育春苗,共建共享譜新曲”“立家規,重家教,樹家風”“用腳步丈量社區,讓友善成為風尚”“寫作與朗讀”等32項豐富多彩的青少年教育實踐活動?!斑@些活動都是針對社區青少年的所需所求而量身打造的,目的就是為了引導日常忙于學習的青少年,在課余生活中走出家庭、融入社區,增強社會公德意識,樹立小主人翁姿態。”周鴻英說。
平時十分節儉的周鴻英有著一顆火熱的愛心,她十多年如一日,投入十萬余元,結對5戶困難家庭,走訪獨居、孤寡老人,為外來人員子女、保安、環衛工人等奉獻愛心。周鴻英說,“勤奮好學、誠實守信、忠孝至善、樂觀和諧”是她家的家規家訓,她和家人把“學人長處、記人好處、幫人難處、友善相處”的家風格言落實在行動中。
“建設和諧幸福社區,光靠‘和事佬’不夠。還應該用好家風好家教,帶動睦鄰氛圍,營造社區文化?!?016年,周鴻英同志帶領社區老干部等五老人員,探索開展樓道家風建設,在8個樓道內亮出119戶家庭的家規家訓。樓道里枯燥的白墻搖身一變,變身小區“藝術長廊”。居民的家風家訓上墻,成了鄰里學習借鑒的榜樣——《鄰里公約》《鄰里禮儀》、“青少年作品角”、鄰里好人好事欄、平臺家風畫廊等,一條條家風家訓、一句句溫馨提示語、一個個身邊的最美故事,在鄰里間傳遞著親切與溫暖,在潛移默化中提升居民幸福指數。通過好家風大家學、好家風大家傳、好家風大家評,一戶帶一片、一片帶一幢、一幢帶一區,社區里家家戶戶形成遵循家規家訓、敬老孝親、熱心助人的良好風尚。
在“浙江老干部志愿者喜迎新中國成立70周年啟動儀式”上,周鴻英攜手社區50多名老干部和志愿者,向全社會展現了新時代老干部志愿者的家國情懷和夕陽風采。她常說,“幫助別人是快樂的,工作著是美麗的,奉獻著是幸福的。作為一個共產黨員,奮斗終生不是掛在嘴上的,要落實到行動中。”她自己,正是那一道“點亮他人、奉獻自己”的閃光夕陽。
![]() |
Copyright©1990-2024 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 http://m.1950555.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中國北京市東城區朝陽門內大街225號 郵編:100010 京ICP備18034403號-1 京公網安備11040102700075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