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16日,在全國離退休干部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表彰大會上,赤峰市關工委常務副主任,政協赤峰市委員會原黨組副書記、副主席陳宏榮獲“全國離退休干部先進個人”榮譽稱號。在此前的紀念內蒙古自治區關工委成立35周年暨先進表彰會議上,陳宏等14名赤峰市關工委系統的同志被授予“全區關心下一代工作先進個人”榮譽稱號,8個單位榮獲“全區關心下一代工作先進集體”榮譽稱號。
2015年10月,陳宏剛從赤峰市政協黨組副書記、副主席的崗位上退下來,就受命擔任赤峰市關工委常務副主任。上任伊始,為了盡快成為關心下一代工作的行家里手,開創全市關心下一代工作的新局面,陳宏把大部分時間和精力花在了基層調研上。他帶領市關工委一班人進村社、進校園、進企業。每到一處,他都要去關工委的辦公室看看,都要和“五老”們嘮嘮,都要詢問一下孩子們的學習生活情況。在充分調查研究,對全市關心下一代工作情況作出基本研判的基礎上,他提出了今后一段時間全市關心下一代工作“突出抓好六個方面的工作,實現全市關心下一代工作新跨越”的工作思路。五年來,他帶領全市各級關工組織和廣大“五老”,牢記初心,踐行使命,全市關心下一代工作呈現了整體上水平,局部有突破,上級贊許、黨政滿意、社會認可的可喜局面。
陳宏在阿魯科爾沁旗少年郵局向青少年寄信
抓基礎 關工組織全覆蓋
基層是關心下一代工作的基礎和主陣地。關心下一代工作活力在基層、見效在基層、受益在基層。為了夯實關工委基層組織基礎,破解基層關工委組織難落實、隊伍難發動、活動難開展、經費難保障的難題,陳宏堅持把基層關工委組織建設作為基礎性工程常抓不懈。通過深入分析癥結所在,多方聯系溝通協調,親臨一線出謀劃策,培訓“五老”提高能力,挖掘典型樹立先進,逐步夯實關工委基層組織堡壘。先后召開關工委系統現場拉練會、創建“五好”基層關工委總結表彰會和關心下一代工作經驗交流會,統籌推進全市基層關工委組織建設、隊伍建設、制度建設和功能建設,圓滿完成了第二輪“五好”基層關工委創建活動,全市關工委組織發展到3745個,其中“五好”基層關工委2444個,實現了關工委組織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為提升全市關心下一代工作整體水平奠定了堅實基礎。
陳宏在克旗調研基層關工委建設
抓隊伍 “五老”人員遍城鄉
充分發揮“五老”的獨特優勢和作用,是做好關心下一代工作的關鍵。經過幾年來的不懈努力,全市現有46860名“五老”志愿者活躍在村社、學校教育關愛青少年健康成長的第一線。敖漢旗學習寧波市“四化型”關工委建設經驗,推行“五老”隊伍組合聯誼化和服務開展專業化,調動了“五老”骨干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增強了服務青少年的針對性、科學性和實效性。巴林左旗通過組建“一組三團”即文化市場義務監督小組、綜合教育工作團、關愛留守兒童工作團、未成年人保護幫教團發揮“五老”優勢作用,僅2019年參與檢察院未成年人不予起訴聽證會4次,結對幫教不予起訴未成年人6名;對網吧、電子游戲廳、KTV 等12個場所進行上門監督426次,上傳現場檢查照片851幅,拍攝視頻112條。為了保護“五老”參與關心下一代工作的積極性,除了主動為“五老”開展工作創造條件外,他還常常盡己所能幫助解決“五老”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全市涌現出了王學賢、宋林、楊占嶺、趙孟祥等一批自治區級、市級先進“五老”典型,成為全市離退休干部退而不休、積極投身關心下一代工作中的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陳宏在寧城縣與“五老”時芳親切交談
抓陣地 校外關愛無盲區
加強校外輔導站、家長學校建設,努力構建符合赤峰實際的家庭、學校、社會“三教結合”教育網絡。長期的工作實踐使陳宏深刻地認識到,開展“三結合”教育,補齊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短板,既是適應青少年成長發展規律的科學選擇、保證青少年成長成才的現實需要,也是培養社會主義事業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時代要求。因此,他始終把加強“三結合”教育體系建設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常抓不懈。他先后在全市推廣了巴林右旗、敖漢旗家長學校建設經驗,有效推動了全市家長學校中心校、蒙古語授課學校家長學校和手機家長學校建設。總結了“一長兩校,一師兩教”的家長學校“家校共建”機制、以“雙站長制”為依托實現校外輔導站社校銜接、以校帶村開展“村校共建”、開辦蒙古語授課學校家長學校等成功經驗,實現了“孩子入學、家長入校”“學校放假、社區開學、五老上崗”。此后,在他的積極支持下,赤峰家校合作教育學會于2019年9月正式成立,標志著赤峰市的“三結合”教育,尤其是家校合作教育進入了一個科研引領、群眾參與、退休老教師積極加入的新階段,走在了全區前列。
陳宏在巴林右旗調研手機家長學校和蒙古語授課家長學校建設經驗
加強四點半學校、留守兒童之家建設,力爭留守兒童關愛對象無遺漏、時段能對接、關愛全覆蓋。能否讓農村牧區留守兒童學有所教、困有所幫、愛有所依,解決他們在成長過程中父母缺位,教育、情感、監管缺失的問題,一直是幾年來陳宏最為關注的問題。2017年,他帶領全市關工委配合市民政、教育等部門,開展了農村牧區留守兒童“合力監護、相伴成長”關愛保護專項行動。通過入戶調查、成立領導組織、健全關愛制度、一對一結對幫扶、開設親情聊天室、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等形式,著力加強農村牧區留守兒童關愛保護。經過幾年努力,全市建立起留守兒童之家578個,四點半學校229個,樹立了松山區玉龍街道北王府社區、巴林右旗百靈社區留守兒童關愛之家等市級示范兒童之家24個,其中寧城縣京東兒童之家被中國關工委評為全國優秀兒童之家。
陳宏看望在社區參加活動的孩子
加強青少年黨史國史、法治、愛國主義等教育基地建設,切實增強青少年關愛教育的感染力。幾年來,全市共建立黨史國史教育基地124個,法治教育基地71個,革命傳統、國防、民俗教育基地等300余個,成為加強青少年愛黨愛國愛家鄉教育和社會實踐的重要場所。松山區充分利用本地資源,打造了青少年黨史國史、法治、國防、革命戰爭史和革命傳統五大教育基地,讓青少年通過形象直觀的方式,身臨其境的感受,接受熏陶和洗禮。克什克騰旗聯合旗革命老區促進會,投資395萬元,在同興鎮義成永村四立本侵華日軍碉堡群遺址,建設了面積達1285平方米的愛國主義教育展室。喀喇沁旗旗王爺府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敖漢旗三十二連山青少年教育基地、翁牛特旗“一鄉一基地”……每年約有60萬人次的中小學生在各類青少年教育基地接受教育,極大提高了青少年思想教育實效。
各旗縣區關工委常務副主任參觀松山區法治教育基地
抓活動 教育內容有載體
陳宏不止一次地和同志們說,豐富多彩的教育關愛活動,是關工委工作的生命。幾年來,他帶領各級關工委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創造條件、創新載體、搭建平臺,著力推進青少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培養能夠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組織開展“黨史、國史”“模范自治區——輝煌與夢想”“傳承紅色基因·爭做時代新人”“騰飛中國·輝煌70年”“中華魂”讀書、“學雷鋒”“關愛明天·普法先行”等青少年主題教育活動。遵循充分利用本地資源、突出民族特色、貼近青少年生活和實際的原則,搭建內容多樣、形式靈活、青少年喜聞樂見的活動載體,不斷提高青少年主題教育活動的生機和活力。在松山區柴胡欄子烈士陵園舉辦全市“傳承紅色基因·爭做時代新人”主題教育啟動儀式,強化了全市中小學生紅色教育。赤峰市開展的“中華魂”讀書主題教育活動,連續幾年在全國“中華魂”主題教育活動中獲獎。喀喇沁旗牛家營子初級中學被旗文明委命名為“雷鋒中學”,2016年5月12日,在接受溫家寶同志考察時受到了高度評價。
全市“傳承紅色基因·爭做時代新人”主題教育啟動儀式
抓創新 與時俱進增活力
為了適應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變化,摸清青少年所思所想所盼,科學研判新時代青少年在健康發展中亟待關注的重點難點問題,提出具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議,2018年陳宏帶領全市各級關工委開展了赤峰市青少年健康發展中亟待關注的重點難點問題調研,調研歷時五個月,共發現9大類34小類赤峰地區青少年健康發展中亟待關注和解決的重點難點問題。他指導形成的《赤峰市青少年健康發展中亟待關注的重點難點問題及政策建議調研報告》得到了赤峰市委副書記、市長孟憲東,赤峰市委常委、組織部長、市關工委主任李炯的高度認可和上級關工委的高度贊揚,引起了強烈的社會反響。
秉承“青少年在哪里,五老就要在哪里,關心下一代工作的重點就要在哪里”的工作理念,2016年,面對青少年處在互聯網時代并很大程度依賴互聯網的現實,陳宏多方協調、下大力氣帶領12個旗縣區建立市和各旗縣區關心下一代工作門戶網站,實現了市和各旗縣區網上互聯、互通、互補,推進了全區“網上關工委”建設進程。2019年,又克服困難開通了赤峰“關愛之聲”微信公眾號,在手機客戶端搭建了關心教育青少年平臺,推動關心下一代工作延伸到青少年學習、工作、生活的網絡空間,引領家長逐漸適應信息化條件下子女教育的新情況新問題,組織青少年在線學習、科學知網、安全上網、文明用網,進一步延伸關心下一代工作手臂,擴大關心下一代工作覆蓋面,提高關工委服務青少年能力和水平。
全市關工委系統網站管理使用技能培訓
黨的領導是做好關心下一代工作的根本保證。幾年來,陳宏鼓勵各地區積極進行“黨建帶關建”探索實踐,推動形成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關工委主動作為、全社會廣泛參與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2015年,松山區率先出臺了“黨建帶關工委建設”的《實施意見》,明確提出:各級黨組織負責人是本地區、本系統、本單位黨建帶關工委建設第一責任人。各級關工委開展工作所需經費列入同級財政預算,并逐年有所增加,鄉鎮、街道和科局關工委每年活動經費不少于8000元,或采取實報實銷方式,以保證關工委工作順利開展。2018年,林西縣把關工委工作經費納入財政預算,關心下一代工作納入“鄉鎮(街道)黨政班子綜合指標考核”,在“縣直單位科級領導班子考核目標任務分解和監控評價”中把22個單位的關心下一代工作列入年度工作考核。2019年,他抓住全市實施推進融合黨建三年行動計劃的有利時機,又要求各級關工委樹立“大黨建”理念,積極參與本地街道、鄉鎮(村、社區)融合黨建活動,在黨建引領中探索關心關愛青少年健康成長的新格局。融入聯合黨委實現了組織相加、工作相融、黨建引領、互促共贏,破解了關工委開展活動有人員缺場地、有想法缺支持、有干勁缺經費的難題,使全市關心下一代工作呈現了基層組織健全、班子配備到位、“五老”隊伍穩定、經費保障充足的良好態勢。
陳宏在林西縣開展關工委參與融合黨建活動調研
抓典型 驅動引領保提速
“典型引路、示范帶動,以點帶面、輻射全市”是陳宏在多年的工作中獲得的經驗,這條經驗也被應用在關心下一代工作中。全面調研考察后,他提出各級關工委在工作中要注意培樹新典型,促進老典型發揮新作用。喀喇沁旗“十萬大手拉小手”、巴林右旗“關愛牧場”、克什克騰旗和敖漢旗關愛基金等品牌,他出謀劃策,幫助各地區保品牌擴內涵。2018年,中國關工委開展“十百千萬”五老關愛幫扶活動,喀喇沁旗將“十萬大手拉小手”教育關愛服務活動中的青年培訓創業致富、關愛留守兒童、愛心助學、關愛特殊群體青少年、幫教轉化等相關項目進行整合,形成以“雙十雙百雙千”為目標的“五老”關愛行動,2018、2019兩年僅愛心助學一項就籌集助學資金600多萬元,資助大中小學生4800多人次。在他的指導下,各地區積極加強關愛基金的管理使用和擴充,克什克騰旗建立“青少年助學基金”,每年可用資金20萬元資助貧困學生。敖漢旗制定了《敖漢旗關愛資金籌集管理使用辦法》,五年間關愛資金規模由170萬元擴大至275萬元,每年可用資金44.3萬元救助貧困青少年。
陳宏在巴林右旗關愛牧場探討如何更好發揮牧場作用幫扶青少年
行之有效的宣傳,能夠凝聚思想共識,為關心下一代工作健康發展提供輿論支持。幾年來,陳宏始終將關心下一代宣傳工作放在重要位置抓緊抓實。調整全市“五老”骨干宣傳員隊伍、定期開展通訊員培訓、進行宣傳先進評比表彰……五年的堅持,培養了王德明、馬學勇、張國會等一批全國、全區優秀通訊員,形成了自上而下齊心協力抓宣傳、自下而上緊貼地氣樹典型、上下貫通穩扎穩打促長效的傳統媒體和新媒體宣傳相結合的關心下一代宣傳工作格局,全市關工委系統營造了真抓實干、奮發作為的濃厚氛圍,關心下一代工作的影響力和感召力不斷提升,呈現出了蓬勃向上的良好態勢。
陳宏患有腿疾,嚴重的時候走路都很困難。很多熟悉他的人都不解,退休了就該享受生活、頤養天年,老陳拖著一雙時常疼痛的腿還折騰啥。可陳宏自己心里明白,黨和國家培養他多年,即使退休了也不能忘記作為共產黨員的責任與擔當。每每看到孩子們的笑臉,聽到孩子們的一聲“陳爺爺”,他就覺得一切都值!
![]() |
Copyright©1990-2024 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 http://m.1950555.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中國北京市東城區朝陽門內大街225號 郵編:100010 京ICP備18034403號-1 京公網安備11040102700075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