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關心下一代工作做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2022年2月,中辦、國辦印發了《關于加強新時代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這為新時代關工委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圍繞更好地貫徹落實《意見》,天津市關工委對關工委組織建設問題進行了專題調研,發現了不少典型經驗和好的做法,也發現了一些問題。結合天津市關工委組織建設的實踐,作如下幾點探討。
一、關工委組織的設置
在多年的實踐基礎上,關工委形成了具有自身特點、較為成熟完善的組織體系,為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發揮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隨著時代變化和形勢發展,關工委的組織體系也應隨之變化和拓展,以適應服務對象、服務內容、服務方式的變化和需求。一是扎實推進在商會、協會、產業園區、樓宇經濟、各類團隊等經濟組織、社會組織、民間組織設立關工委,擴大關工委組織的覆蓋面和影響力。二是駐地分散、規模較小、“五老”和青少年數量較少的農村、居民小區、小學,可依托鎮街、社區、中心校、企業設立關工委,相關村、居民小區、小學設立關工小組。三是探索建立關工委、社會組織、經濟組織和民間組織聯合體,實現活動聯辦、資源聯用、協調發展,共同關心下一代的工作體系。
二、關工委組織的人員組成
關工委工作的特性,決定了關工委領導班子應堅持專兼結合、人數適宜、以“五老”為主體。各區、市有關系統關工委領導班子成員一般不少于7人,駐會工作的人員一般不少于10人,街道(鄉鎮)、社區(村),企事業單位及其他經濟、社會、民間組織關工委領導班子成員一般不少于5人。基層關工委主任由單位黨組織負責同志兼任,常務副主任由退休老同志擔任,副主任、秘書長由退休老同志和在職有關部門負責同志擔任。這樣,有利于組織、協調、配合,推動工作開展
三、關工委組織的“五老”隊伍建設
“五老”是關工委的主體,是開展關心下一代工作的基本力量。要團結凝聚更多“五老”,投身到關心下一代工作中來,關工委與組織部門配合,實行談話推薦機制,把即將退休的“五老”預約推薦到關工委組織。健全“五老”隊伍補充退出機制,讓年老體弱、因病因事不能參加關工委工作的,及時退出來,把相對年輕、熱心下一代工作的,及時補充進來,以增添新鮮血液,增強關工委組織的生機和活力。實行登記注冊制度,每年進行一次登記,建檔立案,準確掌握“五老”隊伍現狀。建立“五老”專家庫,人才庫,豐富創新“五老”團隊活動模式,以“五老”宣講團、普法團 、藝術團、關愛團等為載體,搭建主題鮮明、特色鮮明系列平臺,充分發揮“五老”團隊的獨特作用。
四、關工委組織的工作制度
關工委應建立完善的工作制度,形成約束管理機制,保證工作開展有依據和遵循。一要建立學習制度,堅持學理論、學政策、學業務,做到政治堅定、方向明確、業務精通。二要建立報告制度,每年向黨委報告工作情況和計劃安排,遇有重要情況、重要事項隨時作出報告。三要建立調查研究制度,圍繞改革創新、重點工作、重要事項開展普遍性、專題性、課題性調研,為制定決策、推動工作,提供依據、奠定基礎。四要落實聯席會制度,每年至少召開一次關工委聯席會成員會議,通報情況、部署任務、明確職責、統一思想、協調聯動、共同做好工作。五要建立重點工作制度,對于組織建設、活動陣地建設、“五老”隊伍建設、人員經費保障等,建立專項制度,也可根據工作需要,制定相應制度,保證工作有序有力有效開展。
五、關工委的工作保障
《意見》對關工委開展工作需要的辦公、人員、經費等保障措施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關鍵是結合實際落實到位。一是辦公條件,區一級一般依托老干部活動中心,由其提供辦公用房、用車、用餐等服務;鎮街、社區村一般依托老干部活動室、黨群活動中心、“五愛”教育陣地等設施。二是服務機構和人員,區一級一般由老干部局指定科室和一名工作人員,同時,在編制內配備一名以上專職人員;鎮街由黨委指定機構和一名工作人員。三是工作經費,區一級列入財政預算,主要用于辦公、重要活動和駐會退休人員補貼;鎮街、社區村可使用黨群活動、老干部活動經費,也可與經濟、社會、民間組織聯合組織一些特色活動,保證工作的正常開展。
![]() |
Copyright©1990-2024 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 http://m.1950555.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中國北京市東城區朝陽門內大街225號 郵編:100010 京ICP備18034403號-1 京公網安備11040102700075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