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0日上午,蒼松翠柏掩映下的雨花山岡,烈士紀念碑高高聳立,修葺一新的南京雨花臺烈士紀念館內,江蘇省和各市各系統關工委的老領導老同志與雨花臺實驗小學的同學們聚集在一起,舉行省暨南京市關工委“傳紅色基因、共話新時代、放飛青春夢”主題教育活動啟動儀式。
紅色基因是革命的傳家寶,是寶貴的精神財富。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紅色基因的傳承和弘揚,多次強調要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發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在這個承前啟后、繼往開來的新時代,以紅船精神、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雨花英烈精神等為代表的紅色精神必須一代代傳承和發揚下去。2018年,在2016年和2017年連續兩年集中開展黨史國史教育的基礎上,江蘇省關工委以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和周恩來總理誕辰120周年為契機,組織開展“傳紅色基因、共話新時代、放飛青春夢”主題教育活動,以此教育引導青少年堅定理想信念、傳承紅色基因,擁抱新時代、筑夢新時代。
雨花臺是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人和愛國志士的集中殉難地。在這里犧牲的烈士數以萬計。在中國革命的風雨長夜里,烈士們襟懷救國救民崇高理想,勇敢站在時代前列,為推翻舊世界,建立新中國,義無反顧,奮勇擔當,不怕犧牲,前仆后繼。在對敵斗爭的險惡環境中,在革命低潮的危急關頭,在身陷囹圄的考驗面前,他們從未動搖對馬克思主義的堅定信仰、對黨和人民事業的必勝信念,并為之戰斗不息,直至獻出生命。已知姓名的1519名烈士的平均年齡不到30歲。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雨花烈士的事跡展示了共產黨人的崇高理想信念、高尚道德情操、為民犧牲的大無畏精神。要注意用好用活豐富的黨史資源,使之成為激勵人民不斷開拓前進的強大精神力量。
多年來,南京市關工委在黨委政府領導下,配合文明辦、教育局等部門,緊密聯系中小學校,發動廣大“五老”,堅持立德樹人,依托雨花臺烈士陵園、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梅園新村、渡江勝利紀念館等革命紀念場館,打造十月軍校、大金山國防園等實踐基地,在青少年中開展豐富多彩的傳承紅色基因系列教育活動,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引起較大社會反響。這次江蘇省關工委和南京市關工委聯合舉辦主題教育活動啟動儀式,南京市文明辦、教育局、報業傳媒集團、廣電集團等部門和雨花臺區黨委政府負責同志都一起參與,體現了攜手育人的工作合力。
“雨花臺是一塊紅色圣地,是一片奉獻的熱土,這里埋葬無數為建立新中國而拋頭顱、灑熱血的革命烈士,其中就有我的伯父孫津川烈士”。孫津川烈士的侄女、現年82歲的“五老”志愿者、“全國十佳校外輔導員”孫以智同志在啟動儀式現場飽含深情地講述伯父的紅色革命旅程。孫津川烈士,安徽壽縣人,1895年出生。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6年至1927年,先后參加上海三次武裝起義。在中共六大上被選為中央審查委員會委員。1928年3月,黨組織委派他擔任南京第一任市委書記。1928年7月被捕,10月犧牲在雨花臺下。孫以智說:“伯父堅定的理想信念,對黨忠誠、視死如歸的精神一直鼓舞著我前進,是我一輩子受用不盡的精神財富。我雖然年事已高,但還樂意為關心下一代工作盡綿薄之力,努力使紅色基因代代相傳”。
毗鄰雨花臺烈士陵園的南京市雨花臺區實驗小學始終堅持把具有光榮革命傳統的雨花臺作為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在關工委老同志的共同參與下,不斷對學生加強革命傳統教育。全校成立10多支以鄧中夏、惲代英、盧志英等烈士命名的中隊。每年清明,孩子們祭掃烈士墓,給烈士獻上親手制作的小白花,在烈士墓前許愿。烈士的光輝精神照亮了孩子前進的道路,引領他們健康成長。啟動儀式上,雨花臺實驗小學的孩子們通過“穿越時空的對話”的“音詩畫”形式,介紹了盧志英、何寶珍、郭綱琳等雨花英烈的革命事跡和崇高精神,抒發了雨花臺紅色基因血脈相傳的情懷。趙俊哲同學在發言中講出少先隊員的共同心聲:我們將學習烈士精神,傳承紅色基因,立志成為愛學習、愛勞動、愛祖國,敢于擔當、勇敢逐夢的時代新人。
江蘇省關工委曹鴻鳴主任在啟動儀式上的講話中指出,開展“傳紅色基因、共話新時代、放飛青春夢”主題教育活動,是全省關工委今年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在青少年中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一個重要舉措。雨花英烈精神承載著近代以來中華民族的追求和夙愿,書寫著中國革命的苦難和輝煌,昭示著中國共產黨的初心和理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賦予我們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的光榮使命。全省關工委和廣大“五老”要充分認識這一教育活動的重要意義,緊緊依靠黨委政府和有關部門的重視支持,學習借鑒南京等地經驗,精心組織,廣泛發動,確保主題教育活動取得實效。要發揮好“五老”政治優勢、聲望優勢、閱歷優勢、資源優勢,創新活動形式和實踐載體,強化政治引領,堅持立德樹人,切實提升主題教育活動的針對性和吸引力。廣大“五老”要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進程親歷者和新時代見證者的視角,通過講故事、前后對比等方式,在青少年中通俗易懂地宣傳闡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十九大精神,大力宣傳改革開放輝煌成就,不斷增強青少年“四個自信”。要充分發揮身邊的紅色資源、改革開放資源的育人功能,大力弘揚周恩來精神,大力弘揚雨花英烈精神、鐵軍精神等紅色精神,讓青少年受到看得見、摸得著的愛黨愛國教育。要把主題教育活動與“三愛”“三好”教育結合起來,與科技教育結合起來,組織青少年參加各種寓教于行的觀摩體驗、道德實踐和志愿服務活動,用心培育和大力宣傳新時代好少年。
南京市關工委常務副主任胡序建在啟動儀式講話中表示,再次走進雨花英烈的壯麗人生,重溫英烈撼天動地的豪邁誓言,學習他們“信仰至上、對黨忠誠、舍身為民、勇于擔當”的偉大精神,把紅色基因一代一代地傳承下去,把青少年培養成為能夠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不負新時代,走好新的長征路,非常必要。要進一步用好用活紅色教育資源,持續加大建設和投入力度,讓更多的青少年接受更多的紅色文化陶冶情操、洗禮心靈。
隨著曹鴻鳴、李明朝、張艷和胡序建、汪正生等省和南京市關工委領導共同觸啟水晶球,寫有“傳承紅色基因、接力新的長征”的旗幟在少先隊員手中揮舞,2018年主題教育活動正式拉開帷幕。紅色基因放射出來的絢麗光芒,必將穿透歷史、激蕩心靈、永遠傳承,革命先烈的偉大精神必將永遠激勵新時代江蘇青少年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生動實踐中放飛青春夢想、書寫人生華章。
![]() |
Copyright©1990-2024 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 http://m.1950555.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中國北京市東城區朝陽門內大街225號 郵編:100010 京ICP備18034403號-1 京公網安備11040102700075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