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貴州省黔西南州關工委在州委、州政府的領導和省關工委的精心指導下,堅持以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不忘初心、強化關愛,圍繞中心、緊扣主題,發揮優勢、積極作為,以黨建為統領,立足“四抓四助”措施,著力推進關工委工作并取得明顯成效。
抓機制保障,助推“聯動共建”
為切實加強黨對關工委工作的領導,不斷推動關工委建立健全高效常態的關愛、教育、服務青少年的工作體系,進一步建立健全了黨建帶動關工委建設工作的長效運行機制,促進了“聯動共建”工作的落實。一是出臺了《關于建立“黨建帶動關工委工作聯動共建”機制的實施意見》,明確了“聯動共建”的目的意義、總體要求、工作目標、基本原則、內容形式及工作保障措施,要求全州各級黨委及關工委要將關工委工作與基層黨建工作有機融合,不斷豐富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內涵,建立健全“聯動共建”的聯席會議制度、責任體系、工作體系、組織體系,增強基層黨組織的號召力、感染力和凝聚力,確保在抓好黨建工作的同時,抓緊抓好抓實關工委工作,使“聯動共建”工作實現雙贏。二是出臺了《關于在全州開展“五好”關工委創建活動意見》、《關于“五好”關工委考核評分標準的通知》,指導基層關工委把“五好”創建活動與黨建工作有機結合,進一步推進了“聯動共建”工作的深入開展。2015年,黔西南州關工委對推進“聯動共建”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即每個縣(市、區)打造3-5個示范點,每年召開一次全州“聯動共建”暨“五好”基層關工委現場推進會,每次覆蓋三個縣,連續三年全覆蓋。同年11月,在興義召開了全州“聯動共建”暨“五好”基層關工委工作現場推進會,觀摩了興義、興仁、安龍三縣(市)6個示范點,總結交流了各縣(市)的成功經驗和做法,有效推進了“聯動共建”暨“五好”基層關工委工作的深入開展。2016年11月份,在貞豐縣召開現場推進會,進一步總結和交流成功驗,安排部署下一年度的“聯動共建”暨“五好”基層關工委工作。三是出臺了《關于建立健全關心下一代工作長效機制的意見》,要求全州各級黨委、政府在抓好黨建工作的同時,要按照“四納入”、“兩列入”、“四統一”的要求,認真抓好關工委各項工作的落實,全州“黨建帶關建”工作全面覆蓋率基本達到了100%。
抓活動載體,助推“聯動共建”
近年來,黔西南州各級關工委按照省關工委要求,以“聯動共建”工作為抓手,不斷突出活動載體,進一步推動了基層關工委工作的開展。一是以“五好”創建為載體,強化基層關工委組織建設和隊伍建設。 全州各級關工委不斷完善了基層骨干隊伍和組織網絡建設,基本形成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網絡組織,為開展基層關工委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組織保障。目前,全州已建立關工委組織2565個,其中,開展“五好”創建達標的基層關工委1690個,“五好”率達66%。全州2565個基層關工委組織共吸納各條戰線“五老”人員近10000名,為開展基層關工委工作提供了有力的隊伍保障。二是以脫貧攻堅工作為載體,激活基層關工委正能量。2015年以來,全州各級關工委的老干部緊緊圍繞脫貧攻堅戰略,積極參加“老干返鄉·助力小康”工程, 100余名縣級以上的關工委老干部返鄉擔任“第一書記”“名譽書記”“民意調查·精準扶貧”顧問等,組成了一支特殊的“脫貧攻堅老干部先鋒團”。84歲的黔西南州人大常委會原主任、州關工委顧問李昌琪,親自動員8名老同志和他一道,到晴隆縣長流鄉參與精準扶貧,短短一年時間,共協調項目10個,資金3億多元,并承諾:5年時間長流不脫貧,我們決不撤回!老干部返鄉參與扶貧,得到了貴州省委常委、組織部長孫永春的批示肯定。三是以同步小康創建為載體,積極開展“五老”人員結對幫扶活動。為充分發揮老同志在全州同步小康建設中的作用,出臺了《關于在全州開展“五老”人員就地就近與同步小康駐村工作組結對活動的通知》,鼓勵和支持“五老”人員就地就近與駐村工作組結對,積極配合駐村工作組開展工作?!拔謇稀比藛T在積極參與駐村工作組開展同步小康創建的同時,還與留守兒童結成幫扶對子,力所能及地幫助他們解決一些實際困難和問題。僅2016年,全州已有343名“五老”人員與695個同步小康駐村工作隊結對,為群眾辦好事實事50多件,協調項目資金700余萬元;3000余名“五老”人員與5000余名留守兒童結對,為他們捐贈款物價值100余萬元,舉辦留守兒童愛心家長培訓班113余期,培訓19000余人次。
抓“關教”工程,助推“聯動共建”
在開展“聯動共建”工作中,全州各級關工委及有關部門緊緊圍繞主題教育、法制宣傳教育活動的開展,深入開展教育與關愛活動,推動了關愛和教教育工作的落實。一是切實深化“導向工程”。認真組織開展了“祖國好、家鄉美”、“學黨史、頌黨恩、跟黨走”、“心向黨、講品德、見行動”等主題教育活動,積極加強青少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全州共開展主題教育活動200余場(次),受教育青少年達700000余人(次)。在開展主題教育活動中,州教育系統關工委、興仁縣教育局關工委、興義市教育局關工委、冊亨縣教育局關工委、望謨縣教育局關工委等五個單位曾獲全州“先進集體”表彰。二是深入推進“法教工程”。充分發揮“五老”在威望、時空、親情等方面的優勢,對失足青少年進行幫教,對“刑釋解教”青少年進行跟蹤幫扶。近年來,全州共發放宣傳資料10000余份,受教育師生180000余人(次);開展法制教育400余場(次),受教育青少年450000人(次)。由于措施有力、亮點突出、成效明顯,2016年分別得到了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劉延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政法委書記孟建柱,中國關工委主任顧秀蓮,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陳敏爾等領導同志的充分肯定和批示。
抓工作創新,助推“聯動共建”
在開展“聯動共建”工作中,全州各級關工委及有關部門結合實際,狠抓工作創新,并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成效。一是著力推動工作載體創新。圍繞當前留守兒童數量較多的實際,在省關工委的大力指導下,探索開展了“四在學校·幸福校園”創建活動,得到了省關工委、中國關工委的肯定,并得到了省委原書記趙克志、原省長陳敏爾和省委常委、省委組織部長孫永春同志的重要批示,并列入省委十一屆四次全會文件、省政府工作報告的重要內容。為深入鞏固提升“四在學?!ば腋P@”活動成果,聯合下發了《關于在全州農村寄宿制學校創建“四在學校·幸福校園”示范?;顒拥膶嵤┓桨浮?,強力推動創建工作有效開展。同時,結合民族地區傳統文化資源豐富的實際,在全州各少數民族聚居地區學校普遍開展了“民族文化進校園”活動,并動員民族地區有一技之長的民間老藝人和退休老教師,在青少年中傳播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促進民族文化交流、交融、傳承創新,強化文化育人功能。二是著力推動工作平臺創新。針對部分地區生產發展相對滯后,科技種養水平低,廣大農民群眾增產增收困難的實際,積極搭建“科技關愛”平臺,以開展科普宣傳和舉辦農村實用技術培訓班為抓手,充分發揮“五老”的獨特優勢,整合部門項目、信息、資金、技術等,加大對少數民族地區科技普及和幫扶力度。今年,按照共同搭臺,共同唱戲,共同培訓,各記其功的原則,2016年,州關工委積極協調州農委資金7萬元、州老科協資金4萬元,支持興義、興仁、安龍、普安、晴隆等縣(市)關工委開展科技培訓,為他們解決了培訓經費困難問題。同年9月5日至8日,爭取省關工委的支持,州關工委成功舉辦了全省農村青年蔬菜技術培訓班,來自六盤水市、安順市、畢節市、黔南州及黔西南州各縣(市)、義龍試驗區共202名農村青年蔬菜種植專業戶、農村青年科技二傳手、致富帶頭人參加了培訓,其中我州共160余人參加了培訓。2011年以來,全州各級關工委先后舉辦種草養羊、茶葉生產加工、金銀花種植、早熟蔬菜栽培等專題培訓620期(次),培訓青年農民160000余人(次),100000余人基本掌握1至2門實用技術。三是著力推進工作機制創新。結合新常態下關工委工作實際,各級關工委特別是少數民族地區關工委組織積極推進工作機制創新。全州各級關工委建立健全了“黨建帶關建聯動共建”聯席會議制度,每年定期召開1次聯席會議,安排部署、檢查和總結“黨建帶關建”工作;貞豐等縣關工委探索建立“村企共建”關工委組織,有效整合資源,加強村級關工委組織建設,又為關工委工作提供了相應的保障;貞豐縣教育局關工委搭建新“五老”平臺,探索實踐“離退休黨組織+教師離退休協會+教育關工委”三聯動管理,提升了關工委服務效能;望謨等縣探索建立“村校合一”關工委組織,有效地融合了村級關工委的“威望”、“親情”優勢和學校關工委的“組織”、“教育”功能;興義市敬南鎮關工委通過貸款入股村級企業,參與收入分紅,解決了空殼村關工委活動經費困難問題。
![]() |
Copyright©1990-2024 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 http://m.1950555.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中國北京市東城區朝陽門內大街225號 郵編:100010 京ICP備18034403號-1 京公網安備11040102700075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