謀創新就是謀未來。天津各級關工委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中關工委成立25周年暨全國關心下一代工作表彰大會上作出的重要指示,在黨委領導下堅持服務青少年的正確方向,“急黨政所急、想青少年所需、盡關工委所能”,積極推進教育載體、協同機制、活動平臺、帶動模式、制度建設五個方面的創新,著力幫助青少年成長成才,充分發揮黨和政府教育青少年的牢固橋梁和紐帶作用。
創新1:創新教育載體,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成效明顯。關心下一代工作的運行及作用發揮,既不同于其他群團組織,也不同于黨委、政府職能部門,開展教育活動如沒有合適載體,就沒有落腳點。有了載體而不適時進行創新,也難以找到有效切入點。為此,各級關工委通過創新六個教育活動載體,在青少年中積極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推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幼兒教育拍手歌》,向全市各區縣1800個幼兒園發放2萬冊;深化“好書伴我成長”讀書活動,共有2300余所學校、150多萬中小學生踴躍參加;積極推進“家風、孝道、中華傳統文化教育”活動開展,推廣北辰區等典型經驗;開展“我與祖國共奮進 — 十八歲成人儀式”,強化18歲成人承擔的義務和責任意識;將關心兒童健康行動擴展到心理健康教育、隔代教育;聯合市文明辦、市楹聯協會等在全國開展“天津市關心下一代勵志聯大賽”, 6700多名人員參與,運用傳統文化形式,把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關心下一代工作緊密結合起來,幫助青少年從小就結好人生的第一個“扣子”。
創新2:創新協同機制,德資雙助為他們多辦實事、辦好事。各級關工委和“五老”始終惦記著青少年中的困難群體。去年下半年以來,市關工委先后到團市委、市民政局、市殘聯等單位就青少年困難群體情況開展調研,并協同市政府8890便民服務中心開通青少年服務平臺、積極籌建“幫扶救助聯盟”,帶動社會對有特殊困難的青少年給予關愛;協同市殘聯康復協會、醫科大學聯合開展關愛行動。天津成為國內孤獨癥兒童救助力度較大的省市之一。《孤獨癥兒童社區康復工作模式》、《孤獨癥兒童隨班就讀能力測評方案》填補國內該領域兩項空白;協同市人社局幫助企業培育百萬高技能青年人才。海鷗集團公司“青年職工職業道德教育基地”、機電控股集團機電職業技術學院“青年學生思想道德教育基地”開展培訓和技能競賽,為企業發展培養優秀人才。據不完全統計,各級關工委籌措發放助學、獎學金近千萬元,資助貧困學生近6萬名,市關工委基金會向薊縣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捐贈維修資金20萬元,民營巨川集團創建助教基金,每年投入100萬元資助特困學生、嘉獎優秀學生,力求德資雙助效果好。
創新3:創新活動平臺,“五老”隊伍發揮正能量享譽社會。許多老同志離開工作崗位后,把主要精力投入關心下一代事業。為滿足老同志需求,關工委組織積極為他們搭臺唱戲。市關工委在全國省級關工委首創《手機報》,出版36期,成為“五老”和青少年及家長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糧。各級關工委發揮“青少年法制教育調研基地”、“科技文化流動書院”、 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平臺作用,參與建立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多個、青少年快樂營地1460余個,開展思想教育及主題活動3萬余場,受教育青少年300多萬人次; 155個法制宣講團(組)、800余名宣講員開展普法宣傳,受教育青少年近50萬人次。廣闊的關愛平臺有效激發了“五老”發揮正能量,涌現許多新典型。比如, 12歲男孩患白血病楊銘的父親在無錢為孩子治病的情況下,撿到18萬現金義無反顧歸還失主,深深感動著老勞模,他們先后組織了5次義賣,帶動社會各界捐款近60萬元,目前孩成功接受造血干細胞移植手術。去年以來,共有16個先進集體,38位先進個人受到中國關工委、中央文明辦的表彰。
創新4:創新帶動模式,打造關工委關愛青少年的優質品牌。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各級關工委注重開展調查研究發現典型,通過經常性的督促檢查扶植典型,不斷挖掘活動的深度、拓展活動的廣度。在深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實踐活動中,關工委組織堅持立德樹人,深化“微善行動”、“綠色環保進學校、進社區”的做法;推進 “講文明、促和諧,守誠信、樂助人、愛集體”教育、“學雷鋒”等活動常態化;開展“科技文化流動書院”系列講壇;關工委成員單位華夏未來“環球之旅”藝術團“中國夢、世界夢”巡演——給夢想插上胸懷世界的翅膀;“一帶一路”國家兒童繪畫展——肩負沿途國家孩子們藝術追求;自強之夢——讓萬名殘疾兒童看到自身人生價值;溫暖孤獨——和革命老區小伙伴一起穿新衣等特色品牌活動引起良好社會反響,帶動了整體工作的展開。
創新5:創新制度建設,用制度鞏固經驗、用制度推動工作。制度帶有根本性、長遠性。市委、市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強我市基層關心下一代工作的意見》下發兩年來,各級黨委加強領導,建立健全組織領導機制、工作保障機制、工作協調機制,全市上下形成黨委領導、部門配合、優勢互補、齊抓共管關心下一代的工作格局。為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去年“六·一”對少年兒童提出 “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的期望和明確要求,市委、市政府兩廳年前轉發本市九部委《關于加強社區未成年人“五愛”教育陣地建設的意見》,現已全面實施。自2016年起,市和區縣每年配套1000萬元專項資金用于未成年人“五愛”教育陣地建設,每年建設200個, 6年實現全市1400多個社區的全覆蓋。學校派出教師、“五老”志愿者積極參與指導,在不增加孩子課余負擔前提下,利用“五愛”教育陣地就近組織少年兒童健體益智活動的開展,較好地解決了千家萬戶孩子放學后無處娛樂、缺乏引導的社會問題,受到人民群眾由衷贊許。![]() |
Copyright©1990-2024 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 http://m.1950555.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中國北京市東城區朝陽門內大街225號 郵編:100010 京ICP備18034403號-1 京公網安備11040102700075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