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深圳市委辦公廳、深圳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強新時代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工作的若干措施》,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區各部門各單位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主要內容如下。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根據黨中央、國務院及省委、省政府關于加強新時代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工作的部署要求,推動新時代深圳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以下簡稱關工委)工作高質量發展,結合我市實際,制定如下措施。
一、不斷強化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
1.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青少年。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充分發揮廣大老干部、老戰士、老專家、老教師、老模范(以下簡稱“五老”)的優勢和作用,通過專題宣講、座談交流、現場觀摩等方式,推動黨的創新理論走近青少年、引領青少年。開展“花兒向陽·童心向黨”、“在青春賽道上奮力奔跑”等教育實踐活動,加強理論宣傳普及和闡釋解讀,打牢青少年成長成才的思想根基,教育引導廣大青少年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
2.加強黨的優良傳統教育。深入開展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學習教育,組織“五老”講好黨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據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用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引領青少年。推進“體驗式”紅色教育,組織瞻仰參觀革命博物館、紀念館、黨史館、烈士紀念設施,教育引導青少年真切感悟黨的輝煌成就、艱辛歷程、歷史經驗、優良傳統,開展“傳承紅色基因,爭做時代新人”、“青少年黨史學習月”等主題活動,激勵青少年自覺肩負起歷史責任,用實際行動譜寫新時代的青春篇章。
3.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組織動員“五老”到廣大青少年中深入開展愛國主義主題教育活動,引導青少年弘揚愛國傳統,厚植愛國情懷,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牢固樹立馬克思主義祖國觀、民族觀、文化觀、歷史觀。充分發揮歷史文化優勢,利用好歷史文物和傳統節日,大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引導青少年傳承中華傳統美德。開展家庭教育工作,深化“‘五老’弘揚好家教好家風”主題活動,講好家風故事,弘揚家庭美德。加強國防教育,組織開展國防教育進校園、軍營開放日等活動,引導青少年增強國防意識和國防素養,以實際行動支持國防和軍隊建設。老少攜手開展讀書、征文、展演等形式多樣的實踐教育活動,引導青少年形成好思想、好品行、好習慣。
4.加強教育陣地建設。堅持因地制宜,創新形式,建好關心下一代黨史國史教育基地、工業強國青少年培育活動基地等教育陣地,提高利用率和青少年參與度。統籌用好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青少年社會實踐教育基地、青少年國防教育基地等各類資源,推動陣地聯建、資源聯用、活動聯辦。打造紅色基因、歷史文化、改革開放、科技創新等教育實踐專線,提升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生動性和直觀性。推進網絡陣地建設,打造線上線下有機結合、相互促進的關工委教育平臺。
二、持續優化青少年成長環境
5.優化法治環境。建立關工委、公安、司法、法院、檢察院等協作機制,開展預防、減少青少年違法犯罪工作和未成年人司法保護工作以及法律知識競賽、模擬法庭和維護青少年權益崗等活動。開展“珍愛生命、遠離毒品”等禁毒宣傳教育,提高青少年識毒、防毒、拒毒能力。持續開展“關愛明天、普法先行”、“法治進校園”等活動,提高青少年法治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
6.優化校園及周邊環境。構建家庭學校社會協同育人工作機制,關工委、教育、應急管理、共青團、婦聯等面向未成年學生聯合開展思想教育、心理關愛、安全防護等工作,組織“五老”擔任少先隊校外輔導員,助力學校辦好思想政治理論課。實施“五老”參與社會治理行動計劃,開展文化市場“五老”義務監督工作,參與校園周邊市容環境、食品衛生、交通安全等治理活動,助力構建青少年學生健康成長良好環境。
7.優化青年就業創業環境。關工委、國資委、工會、共青團等形成合力,面向青年就業創業者開展思想引領、職業規劃、榜樣帶動等活動。推動關工委工作向新領域新業態延伸,廣泛開展教育培訓,切實提高青年的技能水平和就業創業能力。發揮老模范、特色工匠等引領帶動作用,助力培養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好青年。
8.優化網絡環境。關工委、網信、教育、市場監管等共同加強未成年人網絡素養宣傳教育,保障未成年人在網絡空間的合法權益。組織“五老”參與凈化網絡空間和網吧義務監督活動,運用微博、微信、手機客戶端等新媒體傳播正能量,引導未成年人文明上網、科學上網,呵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
三、深入推進工作品牌建設
9.實施“鑄魂立德”工程。鞏固提升“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紅色電影教育季”、“民族精神代代傳”等品牌,培育一批青少年喜聞樂見、符合時代特征、具有時代氣息的思想道德建設品牌,廣泛開展“新時代好少年”學習宣傳。探索“德育+”模式,將德育與智育、美育、勞動等各方面教育結合,建設關心下一代品牌課程體系。
10.實施“關愛關懷”工程。面向各年齡段青少年,舉辦“健康少年”科普教育、“翰墨飄香”書畫育人等文體活動,組織“小候鳥”夏令營等社會實踐,開展“青春助跑”青工關懷、“圓夢助學”對口幫扶等關愛行動,在生活上、思想上、情感上、心理上關愛關懷青少年,促進青少年成長成才。
11.實施“灣區交融”工程。依托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等平臺載體,深化開展“中英街3·18警示日”、“深港一家親”等活動,推動建設灣區青少年交流平臺,促進粵港澳青少年廣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
四、大力加強關工委自身建設
12.建強各級關工委班子。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建設政治素質高、工作本領強、有奉獻精神、有專業特長的關工委領導班子,及時把新退出領導崗位、發揮思想教育作用好的老同志充實進領導班子。
13.建強基層關工組織。鞏固拓展領導班子建設好、“五老”作用發揮好、制度健全執行好、積極探索創新好、活動經常效果好“五好”關工委創建成果。推進在學校、機關、事業單位、老齡大學和住宅物業小區等組建關工委組織,不斷完善關工委基層組織結構。推動在青年就業創業者較密集的企業、園區、商圈、社會組織建立關工委,并依托所在區、街道、社區關工委開展工作。關工委由同級黨組織審批成立。
14.建強“五老”隊伍。采取退休談心談話、加強社會宣傳等方式,動員更多老同志參加關工委工作。有計劃地開展學習培訓,不斷增強“五老”對青少年的教育引導能力。建立健全“五老”常態化退出和補充機制,努力建設一支素質優良、人數眾多、覆蓋面廣、結構合理、扎根基層、富有活力的“五老”隊伍。鼓勵“五老”發揮自身專業特長,建設一批“五老”工作室、“五老”宣講團、“五老”校外輔導團等載體平臺。對從事關心下一代工作的“五老”給予關懷幫助,在元旦春節、中秋國慶和重陽節等節日進行看望慰問。對在關心下一代工作中作出突出貢獻的“五老”,按照規定給予獎勵和表揚。
15.完善制度機制。建立健全關工委主任會議、成員單位聯席會議等制度,定期組織學習、研究推動工作。落實市關工委領導成員聯系成員單位和各區關工委工作制度,采取現場調研、座談交流等形式,深入了解情況,協調解決問題。推動各成員單位結合自身優勢和特點,在教育培養青少年、發揮“五老”優勢等方面發揮職能作用。市關工委要組織、協調、指導、推動各區和市直單位關工委結合實際開展工作。
16.加強關心下一代工作理論研究。深入開展調查研究,了解青少年成長成才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總結推廣行之有效的經驗做法,及時向黨委和政府以及有關部門建言獻策。加強關心下一代工作理論研究,把握關心下一代工作的特點規律,研究解決制約關工委工作發展的重點難點問題,注重將理論成果轉化為解決實際問題的制度機制和工作措施。
![]() |
Copyright©1990-2024 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 http://m.1950555.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中國北京市東城區朝陽門內大街225號 郵編:100010 京ICP備18034403號-1 京公網安備11040102700075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