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來,不愿做奴隸的人們……”清晨,伴隨著雄壯的國歌聲,鮮艷的五星紅旗在廣東省韶關市曲江區小坑鎮湯湖村的一個農家院前冉冉升起。這是“五老”張增應42年來每天都堅持的升旗儀式。
曲江區關工委一行與張增應(中)共同致敬國旗
今年88歲的張增應,1956年入黨。1947年,他加入粵贛湘邊區縱隊北江第一支隊,成為一名游擊隊通信員,隨軍活躍于翁江地區。4年后,他又在軍醫學校就讀了3年醫學,成為一名軍醫,隨隊參加了剿匪戰斗,背著藥箱奮戰沙場、救死扶傷。轉業后張增應在翁源縣衛生局做醫生,直到離休后回到故鄉湯湖村。
張增應的大哥張紹華曾是一名地下黨員,在新中國成立前夕被叛徒出賣,不幸犧牲。“大哥生前有個心愿,就是希望看到新中國成立,新中國的國旗能夠高高飄揚。”張增應回到故鄉后,經常想起為革命犧牲的大哥和戰友們,決定以他們為動力,堅持每天升國旗。他買了一面國旗,從后山砍下一根堅硬的沙木制作成旗桿,就此開啟了每天的升國旗儀式。生活條件改善后,他又購回音響設備,帶領家人一起升國旗、唱國歌。
2016年,在曲江區委組織部和小坑鎮黨委的支持下,在張增應家建立了曲江區黨員教育基地、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重修了升旗臺,還修繕了榮譽室,里面擺放著多年來張增應升過的20多面國旗。經常有中小學校組織學生前來參觀學習,張增應總是情深意切地給學生們講述中國共產黨的光輝歷程,講述小坑鎮的革命斗爭故事,講述革命先烈的英雄故事,教育青少年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2020年,一場重病襲來,張增應臥床不起。他叮囑家人,無論如何,國旗一定要照常升起來!因此,即便是他生病臥床,或是外出辦事,家人都會自覺替他升旗。在“為黨盡忠、為國效力”的家風熏陶下,張增應一家三代從軍,培養出6名共產黨員。兩個孫女在高中時期就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近日,曲江區關工委一行前去探望張增應,并與老人一起致敬國旗。區關工委常務副主任曾慶榮代表全區“五老”表示,要向張增應學習其忠黨愛國的精神和盡心盡力為關心下一代事業作貢獻的品格。
張增應說,升國旗,唱國歌,要子子孫孫傳承下去,以此祝愿偉大的祖國永遠繁榮昌盛!
![]() |
Copyright©1990-2024 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 http://m.1950555.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中國北京市東城區朝陽門內大街225號 郵編:100010 京ICP備18034403號-1 京公網安備11040102700075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