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是黨的十九大提出的三大攻堅戰之一,對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習近平總書記在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座談會上指出,我們在脫貧攻堅的偉大實踐中積累了六方面寶貴經驗,這些經驗彌足珍貴,要長期堅持并不斷完善和發展。
今天,讓我們看看總書記關于這六方面經驗的部分重要論述,一起學習吧
堅持黨的領導,強化組織保證
脫貧攻堅,加強領導是根本。必須堅持發揮各級黨委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作用,落實脫貧攻堅一把手負責制,省市縣鄉村五級書記一起抓,為脫貧攻堅提供堅強政治保證。
——2018年2月12日,習近平在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座談會上的講話
越是進行脫貧攻堅戰,越是要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各級黨委和政府必須堅定信心、勇于擔當,把脫貧職責扛在肩上,把脫貧任務抓在手上。各級領導干部要保持頑強的工作作風和拼勁,滿腔熱情做好脫貧攻堅工作。脫貧攻堅任務重的地區黨委和政府要把脫貧攻堅作為“十三五”期間頭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來抓,堅持以脫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
——2015年11月27日至28日,習近平在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上強調
堅持精準方略,提高脫貧實效
脫貧攻堅,精準是要義。必須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堅持扶持對象精準、項目安排精準、資金使用精準、措施到戶精準、因村派人(第一書記)精準、脫貧成效精準等“六個精準”,解決好扶持誰、誰來扶、怎么扶、如何退問題,不搞大水漫灌,不搞“手榴彈炸跳蚤”,因村因戶因人施策,對癥下藥、精準滴灌、靶向治療,扶貧扶到點上扶到根上。
——2018年2月12日,習近平在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座談會上的講話
要堅持因人因地施策,因貧困原因施策,因貧困類型施策,區別不同情況,做到對癥下藥、精準滴灌、靶向治療,不搞大水漫灌、走馬觀花、大而化之。要因地制宜研究實施“四個一批”的扶貧攻堅行動計劃,即通過扶持生產和就業發展一批,通過移民搬遷安置一批,通過低保政策兜底一批,通過醫療救助扶持一批,實現貧困人口精準脫貧。
——2015年6月18日,習近平在貴陽召開部分省區市扶貧攻堅與“十三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座談會時強調
堅持加大投入,強化資金支持
脫貧攻堅,資金投入是保障。必須堅持發揮政府投入主體和主導作用,增加金融資金對脫貧攻堅的投放,發揮資本市場支持貧困地區發展作用,吸引社會資金廣泛參與脫貧攻堅,形成脫貧攻堅資金多渠道、多樣化投入。
——2018年2月12日,習近平在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座談會上的講話
中央財政要繼續增加專項扶貧資金規模,各級財政也要保證脫貧攻堅的資金需求。要加大財政涉農資金整合力度,加強扶貧資金監管,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和效益,用好扶貧的土地和金融政策。對已經實現穩定脫貧的地方,各地可以統籌安排專項扶貧資金,支持非貧困縣、非貧困村的貧困人口脫貧。
——2020年3月6日,習近平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上的講話
堅持社會動員,凝聚各方力量
脫貧攻堅,各方參與是合力。必須堅持充分發揮政府和社會兩方面力量作用,構建專項扶貧、行業扶貧、社會扶貧互為補充的大扶貧格局,調動各方面積極性,引領市場、社會協同發力,形成全社會廣泛參與脫貧攻堅格局。
——2018年2月12日,習近平在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座談會上的講話
堅持從嚴要求,促進真抓實干
脫貧攻堅,從嚴從實是要領。必須堅持把全面從嚴治黨要求貫穿脫貧攻堅工作全過程和各環節,實施經常性的督查巡查和最嚴格的考核評估,確保脫貧過程扎實、脫貧結果真實,使脫貧攻堅成效經得起實踐和歷史檢驗。
——2018年2月12日,習近平在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座談會上的講話
要實施最嚴格的考核評估,堅持年度脫貧攻堅報告和督查制度,加強督查問責,對不嚴不實、弄虛作假的嚴肅問責。要加強扶貧資金管理使用,對挪用乃至貪污扶貧款項的行為必須堅決糾正、嚴肅處理。
——2017年6月23日,習近平在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座談會上的講話
堅持群眾主體,激發內生動力
脫貧攻堅,群眾動力是基礎。必須堅持依靠人民群眾,充分調動貧困群眾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堅持扶貧和扶志、扶智相結合,正確處理外部幫扶和貧困群眾自身努力關系,培育貧困群眾依靠自力更生實現脫貧致富意識,培養貧困群眾發展生產和務工經商技能,組織、引導、支持貧困群眾用自己辛勤勞動實現脫貧致富,用人民群眾的內生動力支撐脫貧攻堅。
——2018年2月12日,習近平在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座談會上的講話
脫貧攻堅既要扶智也要扶志,既要輸血更要造血,建立造血機制,增強致富內生動力,防止返貧。要發揚自力更生、自強不息的精神,不僅要脫貧,而且要致富,繼續在致富路上奔跑,走向更加富裕的美好生活。
——2019年9月16日至18日,習近平在河南考察時強調
![]() |
Copyright©1990-2024 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 http://m.1950555.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中國北京市東城區朝陽門內大街225號 郵編:100010 京ICP備18034403號-1 京公網安備11040102700075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