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嫩江市關工委、教育局關工委把“中華魂”主題教育讀書活動一直抓在手上,組織城鄉中、小學以讀書活動作為德育教育的有效載體,堅持“九個結合”推進“中華魂”主題教育讀書活動,初步形成了讀書形式擴大、讀書量擴大、讀書面擴大、讀書效果擴大的良性態勢。
一是把讀書活動與課堂教學有機結合起來。
中小學校不僅把“中華魂”讀書納入品德課、思政教育課之中,其他學科也靈活地把讀本相關內容融入到教學之中。課堂教學融入讀書活動內容,增強了學生內生動力,啟發了學生敏銳思維,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競爭意識和健康的心理狀態,課堂師生良好互動,既提高了教學質量,又提升了學生的道德素質。
二是把讀書活動與學生養成教育有機結合起來。
中小學校圍繞以感動教育為核心的德育工作目標,把讀書活動與學生養成緊密結合,學生的舉止言談、坐立行走、社交禮儀、服裝打扮等方面,培養學生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自我約束,自我提省,自我對照,持之以恒。第四小學、九三小學、伊拉哈中心小學、雙山學校等成立了“紅領巾監督崗”,對少先隊員文明禮儀、衣著打扮進行檢查糾正。
三是把讀書活動與校園文化建設有機結合起來。
中小學校在新學年校園文化建設中,充分發揮學校宣傳欄、黑板報、校園廣播、校報、國旗下講話等德育陣地作用,結合重大節日及時更新板報內容,在每周德育主題教育中,都增添了“中華魂”讀書元素,嫩江第一中學、第四小學的文化長廊,以“中華魂”為主體內容,學生們課余時間三五成群品味文化長廊的文化知識。使學生在富有教育的人文環境中,思想道德受到熏陶,思想情操受到鼓舞。
四是把讀書活動與體驗實踐教育有機結合起來。
中小學校在組織讀書活動中,把對學生體驗性實踐教育,延伸到村屯、社區、家庭之中。第四小學、鐵東學校、第二小學、九三小學等通過組織學生到敬老院打掃衛生、到火車站公益服務旅客等公益假日系列實踐活動等,使學生在體驗中學到本領,在感悟中明白道理。在實踐中快樂成長,在現實生活中增長才干,在讀好書、好讀書的過程中成才。
五是把讀書活動與黨史國史教育有機結合起來。
各中小學校緊緊圍繞“賡續紅色血脈,爭做時代好少年”的主題,把讀書活動和“學黨史、頌黨恩、跟黨走”等教育結合起來,使學生了解國家的歷史,了解國家的文明史,特別是了解國家近百年的苦難史和黨領導中國人民的奮斗史,培養青少年熱愛祖國的激情。開展包括紅色故事和影視進校園、紅色基地踏尋、唱響紅歌、講黨史、寫感想、線上線下紅色大閱讀等9大類活動,保持了紅色革命教育活動在中小學校不斷持續升溫。
六是把讀書活動與講好抗“疫”抗洪英雄故事有機結合起來。
各中小學校在宣傳抗“疫”、抗洪英雄人物時,把在戰“疫”面前、抗洪中涌現的一群“最美逆行者”的奉獻精神、大愛精神,傳遞給每個學生,引導學生向楷模學習、向英雄學習、向志愿者學習,讓讀書活動的成效入腦入心。今年,第四小學組織學生向3月支援黑河的嫩江市20多名醫務人員學習,分享了“逆行者”在黑河一個多月的工作生活情況、難忘的經歷。讓學生真正感知了醫務工作者迎難而上、奮勇在一線,舍小家,為大家,無私奉獻的精神。
七是把讀書活動與普法進入校園有機結合起來。
中小學校在深入開展“中華魂”讀書活動中,以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以遵紀守法為主線,引導學生從小學法、知法、守法、遵法。通過征文、演講、故事會等活動,對中小學生進行生動、直觀的法治教育,讓他們樹立了法治意識,增強了法治觀念,提高了法治素養,在生活中保持與法相伴,與法同行。各中小學校每學期都舉行一次“成長路上,與法同行”為主題的升旗儀式暨法制教育主題活動,讓法制教育的種子在青少年中生根發芽。
八是把讀書活動與多樣活動有機結合起來。
中小學校緊緊圍繞“中華魂”讀書活動,開展國文演講比賽、 “感恩教師”、“相約春天”、“感黨恩,看家鄉變化”等系列活動。同時, 通過國旗下的演講、班級晨讀、少年宮陣地等學生更容易接受的載體,讓讀書活動的成效入腦入心。伊拉哈中心小學組織學生讀誦國學經典時,舉辦國學經典誦讀展演,學生們以不同的節奏和韻律表現《三字經》《論語》等國學典籍之中傳統文化的魅力。
九是把讀書活動與家庭教育有機結合起來。
中小學校拉長“中華魂”讀書鏈條,向家庭無限的延伸,號召家長引導孩子好讀書、多讀書、讀好書,開展了“親子同讀”、“隔輩同讀”、“兄妹同讀”,做到一書多讀、全家受益,讓家庭讀書成為一種新時尚。如父母與子女多種形式地讀讀童謠、詩歌、繪本、童話、神話、寓言、小說、傳記、科學等等優秀作品,從讓孩子中吸收“善”的種子,悅納“美”的熏陶,追求“真”的精神。第一中學家長們說:“平常自己在家很少讀書,學校組織‘親子讀書’活動,讓我明白了知識就是力量的道理,我要把讀書的氛圍帶給孩子、帶給家人,讓他們一起養成一個讀書的好習慣。”
讀書讓人增長知識,閱讀使人明白道理。通過中“華魂讀”書活動,不僅讓中小學生學到了傳統文化,也讓他們明白了從現在做起,從我做起的現實意義。讓中華美德的種子在中小學生心靈深處生根開花,也更加激發了廣大青少年立志做新時代的追夢人、圓夢人的熱情。
![]() |
Copyright©1990-2024 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 http://m.1950555.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中國北京市東城區朝陽門內大街225號 郵編:100010 京ICP備18034403號-1 京公網安備11040102700075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