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至5日,2023年福建省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項目大賽決賽在泉州圓滿落幕,經過激烈角逐,由省委老干部局選送的福建省“關愛成長微心愿”志愿服務項目從全省222個初賽入圍項目、45個決賽入圍項目中脫穎而出,榮獲本次大賽銀獎。
該項目為本次大賽中省直機關唯一入圍決賽項目,由省關工委、省委老干部局主辦,省委文明辦、福建老年大學聯辦,征集并通過微信小程序發布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微心愿,發動“五老”、離退休干部、老年大學學員、文明志愿者和社會愛心人士線上認領、捐贈,兩年來共幫助全省46所學校2424名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實現了微心愿。
下面讓我們來一起了解一下福建省“關愛成長微心愿”志愿服務項目吧。
項目源起
2018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指出,“要關心關愛留守兒童、城鄉困境兒童、殘疾兒童和學習成長相對落后的學生”“教育的目光不能總是盯著花園里耀眼的牡丹花,而要更多投向墻角處不起眼的苔花”。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2018年底省關工委、省委老干部局開展了“全省青少年學生所思所想所盼專題調研”。調研中發現,許多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一些簡單的學習心愿或生活需求相對微小反而得不到滿足。在青少年關愛中不僅要關注他們的普遍性需求,更要注重特殊群體的個性化需求。廣大離退休老同志對黨和國家有著深厚的感情,對發揮余熱、回饋社會有著十分強烈的意愿。為了給這“一老一少”搭建一個平臺,在2019年寧德市先行實踐的基礎上,2022年起省關工委、省委老干部局、省委文明辦、福建老年大學四家聯合正式在全省范圍內開展“關愛成長微心愿”活動,發動關工委“五老”、離退休干部、老年大學學員、文明志愿者和社會愛心人士廣泛參與,幫助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實現學習、生活微心愿。
運營管理
主要體現為“注重四個結合”:一是注重精準與精細相結合。重點關注城區進城務工人員子女較多的學校和鎮、村兩級的學校,實現對象精準;實行“七步工作法”,確保運行精細、規范。二是注重線上與線下相結合。依托福建政務云平臺開發管理系統,并在“八閩下一代”、“文明風”、福建老年大學門戶網站以及“福建老干部”App設置鏈接,實現微心愿的公布、對接、認領;線下通過《福建老年報》、《成長》雜志和屬地報刊加大宣傳力度。三是注重部門與社會相結合。通過四家聯辦、省市縣三級聯動,發揮各自職能優勢,從根本上保障項目的有效開展。同時,積極引導企業、社會愛心人士參與活動。四是注重物質和精神相結合。每期活動都組織“五老”代表前往學校舉辦捐贈儀式,并通過感恩教育、暢談夢想等讓孩子們學會關愛他人、感恩社會。
項目成效
兩年來,已為46所學校2424名孩子實現了“微心愿”,項目成效明顯。一是實現了精準幫扶。讓孩子們更加深切地感受到黨和政府以及社會大家庭的溫暖,使他們對未來充滿信心,更加勇敢地迎接生活的挑戰。二是搭建了關愛橋梁。這種簡單易行的關愛方式很受歡迎,平均每期5天就認領完畢,許多捐贈者留言感謝搭建了一個好平臺,讓他們足不出戶就能關愛弱小;一些單位和企業主動對接,說給他們提供了新時代文明實踐的好載體。三是傳遞了正能量。許多老同志帶著老伴,帶著小孫子、小孫女一起參與,一些在職干部一口氣認捐多個微心愿,還有外省的同志要求認領,多位愛心人士甚至與認捐的孩子形成了長期的幫扶關系。
社會影響
項目得到了第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關工委主任顧秀蓮的批示肯定;省委副書記羅東川親自出席捐贈儀式;《中國火炬》《福建日報》《福建新聞聯播》等專題報道10余次。
發展規劃
未來,將從三個方面來持續深化,以“小心愿”推動“大關愛”,點亮“新夢想”。一是建立常態機制,每年舉辦3期以上,5年內幫助1萬名以上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實現微心愿。二是拓展關愛內容,從實現物質層面的微心愿拓展到精神層面,如心理咨詢、親情連線等。三是加大宣傳力度,繼續加強與主流媒體的溝通聯系,擴大項目的參與面和影響力。
![]() |
Copyright©1990-2024 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 http://m.1950555.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中國北京市東城區朝陽門內大街225號 郵編:100010 京ICP備18034403號-1 京公網安備11040102700075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