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暑假期間,重慶市各級關工委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聚焦思想引領、安全教育、關愛紓困三個方面,充分發揮“五老”優勢,深入實施“五老”關愛下一代工程,依托“五老”工作室、兒童之家、青少年活動室等陣地開展豐富多彩的假期實踐活動460余場,惠及青少年2萬余名,多措并舉助力青少年成長成才。
聚焦思想引領 夯實青少年信仰根基
重慶市關工委緊緊抓住第二屆“黨史學習月”契機,聯合市委宣傳部、市教委、市文化旅游委、市委黨史研究室、團市委、紅巖聯線等單位,共同開展“探尋巴渝歷史 守護中華文脈”華龍網小記者探尋歷史文脈、“中華少年兒童電影配音大賽”、“紅梅花兒永放光彩”等形式多樣的實踐活動;開展全國“中華魂”(中華好家風)主題教育活動夏令營,組織選派120余名優秀學生代表赴北京參加活動;在“渝露春苗”微信公眾號推出“一鍵云游”全國關心下一代黨史國史教育基地(重慶)12個、“小小紅巖講解員”微視頻5期;組織市關工委工作團深入基層,開展紅色教育主題宣講活動,進一步推動青少年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
全市各級關工委充分發揮“五老”優勢,組織先進模范深入社區,面向青少年現身說法,開展相關主題教育活動30余場。沙坪壩區關工委組織“紅梅‘五老’”宣講團走進街道、社區,為青少年帶去“偉大的長征精神 信仰的力量”黨史國史教育講座。城口縣關工委舉辦“紅色議學行”兒童之家暑期公益輔導班。酉陽縣關工委開展“紅巖先鋒·酉心向黨”黨史故事我來講活動,引導青少年傳承優秀革命傳統,做新時代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聚焦安全教育 護航青少年健康成長
重慶市關工委充分利用“重慶市關工委青少年心理成長關愛中心”,開展家庭教育、親子活動、免費心理咨詢服務,通過“一對一”和“多對一”對口幫扶模式,幫助他們解決生活、學習、情感等方面困難和困惑;通過“渝露春苗”微信公眾號大力宣傳《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未成年人保護法》等法律法規,推送“家庭教育公開課”“開學收心指南”視圖10期,家校社共育、安全自護、心理健康等文章60余篇;聯合“莎姐”檢察官,組織“五老”法治宣傳教育團開展普法宣講活動,不斷營造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良好環境。
全市各級關工委積極探索創新,依托“五老”工作室、兒童之家、青少年活動室,組織開展防溺水、防詐騙、防性侵、預防未成年人犯罪和心理健康等專項行動,累計開展各類安全教育課程宣講400余場次,參與青少年1.5萬余人次。渝中區關工委開展“家校社公育 護航助成長”家庭教育宣傳活動,“莎姐”+“小公民法律課堂”普法及安全宣傳活動。大渡口區關工委開展“關愛守護伴成長”暑期消防安全參觀學習活動。渝北區關工委開展“心靈成長社”心理團輔活動,有效增強青少年法治意識、安全意識,提高自護能力。
聚焦關愛紓困 助力青少年逐夢前行
重慶市關工委以分層分級、互補聯動為工作導向,開展“助學筑夢”行動,向城口、豐都等12個縣選出120名家庭貧困、品學兼優的大學新生發放助學金60萬元;選派20名父母或其他監護人在成都務工的留守兒童、流動兒童赴四川參加“老少同聲頌黨恩,攜手奮進新征程”青少年夏令營特色營活動;開展暑期慰問活動,陪同中國關工委領導實地參觀涪陵區“五老”工作室和兒童之家,并為40余名兒童送去書包等學習用品;聯合愛成大坪眼科醫院開展捐贈角膜塑形鏡公益活動,捐贈角膜塑形鏡2000副,用心用情助力青少年成長成才。
全市各級關工委廣泛動員公益組織、愛心企業、熱心人士參與暑期關愛活動,開展慰問活動25場次,走訪慰問青少年420余人次,發放慰問品及慰問金200余萬元。九龍坡區關工委開展“‘金秋助學’把夢圓 用情幫扶育新人”系列活動,為60余名即將踏入高等學府的貧困學子發放助學慰問金、開學大禮包。永川區關工委動員愛心企業和各界愛心人士共為286名家境困難學生發放助學金65萬元。開州區關工委舉辦2023年“希望工程·圓夢行動”困難大學新生資助儀式,為38名青少年捐款17.1萬元,激勵同學們以積極向上、樂觀進取的心態迎接大學生活,刻苦學習、自強不息,早日成為社會主義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 |
Copyright©1990-2024 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 http://m.1950555.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中國北京市東城區朝陽門內大街225號 郵編:100010 京ICP備18034403號-1 京公網安備11040102700075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