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在青少年的成長過程中,法治宣傳是營造青少年成長良好法治環境的有力保障;法治教育是培養青少年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重要基石;法治實踐是提升青少年法治素養的關鍵環節。今年是中國關工委和中央政法委、最高人民法院等七部門聯合開展的第五屆“關愛明天·普法先行”青少年法治宣傳教育活動的收官之年。近年來,蕪湖市關工委根據中國關工委和省關工委的要求,結合蕪湖實際,成立組織,總結經驗,制定方案,落實措施,探索創新,全市關工委青少年法治教育“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工作法取得了初步成果。
一是圍繞一條主線。就是以學習習近平法治思想為主線,以提升青少年法治素養為重點,以提高普法的針對性、實效性為著力點。在做好與青少年成長成才密切相關的《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和《家庭教育促進法》“存量”學習的同時,提升“增量”法律學習,如開展《憲法》學習,教育引導廣大青少年樹立尊崇憲法、忠于憲法、遵守憲法、維護憲法的意識。開展《刑法》學習,鏡湖區針對市區高樓大廈多的特點,普及與學生相關的法律知識,如學校欺凌和高空拋物等刑法法律知識,減少違法事件的發生。開展《民法典》學習,闡釋好民事活動平等、自愿、公平、誠信等基本原則,引導青少年自覺守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靠法,依法維護自身權益。還有《道路交通安全法》《消防法》《禁毒法》《食品安全法》《反電信網絡詐騙法》《網絡安全法》等“菜單式”普法。做到“即時普法、精準普法、有效普法”,夯實依法治國的青少年群眾基礎。
二是抓住兩大環節。就是牢牢抓住宣傳和教育兩大環節。宣傳和教育似車之兩輪、鳥之兩翼,缺一不可,前四屆為“關愛明天·普法先行”普法教育活動,第五屆為法治宣傳教育活動,看似兩個字的變化,其實它的內涵和外延都有著明顯的不同。法治宣傳教育活動不僅僅是對法律制度的宣傳,還強調了法律治理的實踐和應用。如在宣傳的過程中,各縣市區關工委暨各成員單位利用“線上”和“線下”,不僅送書進學校、報告人面對面,還通過微視頻、微電影等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普及法律知識。如鏡湖區的元宵節“法治燈謎猜猜猜”活動,灣沚區的《防校園欺凌三句半》,均受到學生和學生家長的普遍好評和點贊。繁昌區開展“模擬法庭”活動,由真實案例改編,學生直接參與演繹法官、檢察官、律師、原告和被告等角色,從不同角度體驗法律的威嚴和公正,進一步增強學生們的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意識。無為市法治副校長到學校,組織學生與校車駕駛員共同學習《道路交通安全法》,普及交通安全知識。南陵縣關工委與南陵縣法院開展“庭審進校園”系列活動,將一起偷越國境罪、詐騙罪案件庭審現場“搬”進校園,讓青少年近距離接觸庭審現場,提醒大家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和防范意識,不僅僅收到預期宣傳效果,更重要的是放大了警示教育的效應。
三是明確三“學”為基礎。即:以學校為陣地;以學生為對象;以學法為重點。以學校為陣地,學校是青少年的學習和活動聚集場所,是育苗、塑苗的地方,在青少年心中播下法律的種子,就是筑牢社會法治基礎,營造好社會法治環境。以學生為對象,就是針對青少年成長的不同階段,宣傳不同的法律知識,對于小學生開展的是講法律故事,初中生開展法律知識競賽,高中、大學生開展“模擬法庭”等活動。以學法為重點,就是普及法律知識,特別對一些新的法律法規做到即時宣傳、即時教育,增強學生的尊法、學法、守法、用法意識。
四是做到送法“四進”。第一、法治宣講進校園。蕪湖市關工委旗幟報告團176余人,下設九個分團,報告團成員1264人。2024年報告總場次1611場,受眾人數588367人次。第二、法治副校長進校園。全市有專職法治副校長131人,兼職法治副校長997人,中小學法治副校長配備率100%,全市法治輔導員專職168人,兼職1972人。第三、送法律圖書進校園。在第五屆“關愛明天·普法先行”青少年法治宣傳教育活動期間,全市關工系統暨相關成員單位共向1300余所學校贈閱法治類圖書、報刊 15000余冊(份)。第四、家庭教育進校園,開辦家長學校,普及法律知識,明確監護人責任,如南陵縣關工委與縣教育局開展的“家校共育大講堂”,共開講 142 場,受眾30000余人次 ,推動家校社協同育人《教聯體》建設,受到社會各界一致好評。
五是利用“五老”力量,發揮“五老”作用?!拔謇稀保ɡ细刹?、老戰士、老專家、老教師、老模范)在未成年人權益保護和預防未成年人犯罪、學校法治安全建設等領域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他們弘揚“忠誠敬業,關愛后代,務實創新,無私奉獻”的“五老”精神,發揮余熱,奉獻余力,引領青少年成長成才。各級關工委依托“五老”力量,與法院、檢察院、公安局、司法局等部門參與未成年人違法犯罪案件庭審等活動,與司法部門參與社區矯正工作 1159人,解除矯正后,無一人犯罪。
六是攥緊“六個”重要節點。即:3月“法治宣傳月”,宣傳《刑法》《民法典》《網絡安全法》《交通安全法》等,讓法律法規入校入班;讓法律知識入心入腦。4.15“國家安全日”,牢固樹立“國家利益高于一切,國家安全、人人有責”的觀念,自覺抵制一切危害國家安全的言論、行為,增強維護國家安全的責任感。5月“民法典宣傳月”,教育青少年準確把握平等、自愿、誠信、公序良俗等民事活動的基本原則。6.26“國際禁毒日”,宣傳毒品危害知識,提高防御毒品能力。11.9“消防日”,普及消防安全知識,增強青少年消防意識,正確使用消防器材,提高消防工作和自我保護能力。12.4“國家憲法日”,弘揚憲法精神,增強憲法意識,厚植愛國情懷,培育青少年愛國主義精神。見縫插針,潤物無聲,不斷營造尊法、學法、用法、守法的氛圍。
七是打造“七大”法教品牌。如:南陵縣的“魯冰花”小屋,把法治教育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去年開展活動41場,學生和家長1200余次。利用“五老”力量,開展“法治門診”工作,以青少年為重點的法治宣傳教育活動;無為市開展的“雛苗共育,向陽新生”,全市開展青少年法治宣傳教育455場、學生共計5700余人;灣沚區的“親青課堂”,舉辦法治宣傳教育114場、學生2000余人;繁昌區的“蕪末花開.春小苗”,進校園22場、受教育學生2580人次;鏡湖區的“五四愛心學校”,把德教與法教融為一體,教育學生遵規守法,預防校園欺凌等現象的發生;弋江區的“弋路呵青”,兩年來共主辦活動263場,受教育青少年254852人次;鳩江區法院的“鳩法青春護航站”,校園普法52次,受教育學生4600余人。
八是聯動八部門,共唱“法教歌”。在中國關工委和中央政法委、最高人民法院等七部門的基礎上,蕪湖關工委結合工作實際,特商請市教育局參加聯合發文,參與開展第五屆“關愛明天·普法先行”青少年法治宣傳教育活動。各部門利用各自工作職責和優勢,參與到“關愛明天·普法先行”青少年法治宣傳教育活動的“大合唱”,根據青少年成長特點,推廣法律知識競賽、模擬法庭、法治情景劇等青少年喜聞樂見的普法形式,拓寬微信、短視頻等新媒體傳播渠道,更好實現“即時普法”“精準普法”和“有效普法”。形成八部門聯動,共唱“法教歌”的積極態勢,推動形成全社會共同關心下一代的強大聲勢。
綜上所述,“關愛明天·普法先行”青少年法治宣傳教育活動是中國關工委法治教育工作品牌。第五屆之前,活動成員單位由5個增加到7個。我市根據蕪湖實際情況由7個部門增加到8個部門,各成員單位相互協作、齊抓共管、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我們的體會是:青少年法治教育工作,關工委是“參謀部”,是做好這項工作的牽頭人;政法部門是“作戰部”,是做好這項工作的排頭兵;教育部門是“動員部”,是做好這項工作的司號手。今年適逢第五屆“關愛明天·普法先行”青少年法治宣傳教育活動收官之年,我們要乘勢而上,奮楫前行,把中國關工委“五教五助”之一的法治教育“大合唱”唱得更響,將中國關工委的“關愛明天·普法先行”這一工作品牌擦得更亮,努力推動關心下一代事業高質量發展,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作出新貢獻。
![]() |
Copyright©1990-2024 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 http://m.1950555.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中國北京市東城區朝陽門內大街225號 郵編:100010 京ICP備18034403號-1 京公網安備11040102700075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