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浩退休后,終日奔忙在義務普法第一線,默默付出,無私奉獻,多年如一日,進學校、走企業、入農村,到機關,義務為廣大中小學生和職工干部們宣講法律知識,成為我市共產黨員發揮先鋒模范作用的楷模、離退休干部老有所為的榜樣,樹立起義務普法無私奉獻的一面旗幟。連年受到上級黨委政府和有關部門表彰獎勵,獲得昌邑市最美共產黨員、濰坊市模范老人、山東省最美老干部志愿者等21項榮譽稱號,2017年當選為中國共產黨昌邑市第十四屆黨代會代表。
老王學法——溫故知新博覽群法
1982年,王文浩轉業到昌邑司法局,任山東倡義律師事務所黨支部書記、主任。從業以來,他始終把學習放在首位,通覽《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匯編》及相關法規,重點學習關于刑法、民法、婚姻、繼承、權益保障、治安管理等方面的十幾個常用法律,達到了弄懂、記牢、會講、會用,融會貫通的水平。
王文浩每天都看《新法規速遞》,新法一出臺就能看到。有一次代理案件,一職工因公死亡,單位支付死亡補償金,原規定補償數額是按全國職工平均工資補20個月,第二天開庭的代理詞都準備好了。結果當天看到了新修改的規定,補償提高到40個月,開庭時他按照新規定提出訴求,維護了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為搞好交流,王文浩堅持寫作,在中國律師網和省老干部之家網站發表主題文章9500余篇,被省級以上報刊采用70多篇,發表論文10多篇,專著《家庭教育五字經》,被市委宣傳部印發成書,分發全市。
老王釋法——法理相融區別對待
在上個世紀90年代,王文浩就在網上開通了“文浩律師熱線”向社會提供法律服務。面對紛至沓來的電話咨詢、登門問訪者,他對不同事情采取了不同的方式處理。
對于經常遇到的一般性的糾紛,他往往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苦口婆心,調處化解,已數不清調處了多少件;對于已激化的矛盾,他法理并用,避免民轉刑,盡力說服走依法維權道路;對于調解不成的,必須上法庭,已為昌邑富興水泥有限公司、昌邑石化公司等代理案件,挽回經濟損失8000多萬元。
老王說法——每周一期從不間斷
2016年,市委老干部局微信公眾號專門為他設立《老王說法》固定欄目,每周五發一篇稿件,解析發生在身邊有代表性的民事、經濟、刑事案例,以案釋法。他精心選擇案例,依法剖析點評,配一至二幅圖片,結尾處自編一首警示詩歌,用這種通俗易懂的語言讓讀者看后明確法律是如何規定的,通過這個案例應當吸取什么教訓等。這種每周一期、從未間斷的通俗“說法”欄目,深受廣大讀者的喜愛。
為加強全民普法教育,市委老干部局已將《老王說法》前120期編印成書,作為普法學習材料。網上已發至136期,成為廣大讀者特別是中老年人喜愛的欄目。
老王講法——據需精講頗受歡迎
市委組織部舉辦干部培訓班,請他講《遵守法紀懲治腐敗》;全市離退休干部黨建工作培訓班請他講《守住底線安度晚年》;文山、南隅、奎聚等小學請他講《解放軍學雷鋒的故事》……
由于精通律例,講課聲情并茂,近年來邀請王文浩講課的絡繹不絕,先后到市委黨校、鄉鎮機關、中小學校講課100多場。尤令人嘆服的是,單位可根據需要,隨時點題請他講課。幾年下來,光打印的備課題綱、講稿材料就有近40萬字。
老王用法——法庭維權伸張正義
王文浩在百度、網易、新浪、搜狐等網站建立博客,發表文章1000多篇瀏覽量達215萬人次,影響遍及全國各地。
2006年,湛江海軍某部女中校符某在網上慕名求他代理申訴案件。符某年輕有為,婚后生一孩,為避孕吃了某制藥廠的避孕藥導致雙耳徹底失聰,個人前途受到了影響,丈夫也與她離了婚,漫長的維權路讓她花光了全部積蓄,十幾年維權未果。老王與她非親非故素不相識,為了伸張正義愿意為她維權,接案子后歷經20多個不眠之夜,完成近百頁的申訴材料,搜集各類證據及醫學參考資料重十多斤,多次往返昌邑湛江,終于在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立了案。開庭那天,與上海、廣州等地馳名律師唇槍舌劍,據理力爭,幾度休庭,旁聽席上一片贊揚聲,說山東這個律師厲害,十幾年沒解決的事情他給立了案,最終勝訴,獲得了賠償。
他免費代理追求公正的動人事跡以《赴湛江法律援助申訴終獲勝訴》多個題目,在網易、新浪、搜狐等許多網站作了報道,一度成為新聞熱點。
老王守法——牢記使命爭當表率
王文浩一身正氣,滿面陽光,遵紀守法,具有高尚情操和樂于奉獻社會的情懷。
退休后,他加入義工組織,擔任法律顧問,積極參與各項活動,堅持常年免費為殘疾人、未成年人和困難戶辦理法律援助,讓弱勢群體享受到公平待遇。還帶動兒孫也加入到義工隊伍中來,一家三代通過團省委聯系,資助了平邑縣一名貧困女童完成了小學學業。兒子王宏志當上了昌邑義工聯副主席,因業績突出,獲得濰坊市委宣傳部、文明辦、民政局等11個單位授予的最美志愿者稱號,他孫女也獲得優秀小義工稱號。
![]() |
Copyright©1990-2024 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 http://m.1950555.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中國北京市東城區朝陽門內大街225號 郵編:100010 京ICP備18034403號-1 京公網安備11040102700075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