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慶市豐都縣仁沙鎮陶家坪村,有一位年近50歲,身高1.6米,身體微胖,留著一頭烏黑齊耳短發,著一身舊格子布外衣,說話時總帶微笑,見著生人說話還著幾分羞澀的婦女。她就是重慶市第五屆婦女代表,陶家坪村委會副主任、村婦聯主席,村關工委留守兒童之家“愛心媽媽”蔡世碧。
蔡世碧是豐都縣仁沙鎮陶家坪村3組人,和眾多的農村家庭一樣,10多年前,蔡世碧隨丈夫外出打工,把一雙兒女留給家里公婆看管。在外打拼幾年里,孩子與親生父母各在一方,每天晚上,除了一身疲憊外,就是對兒女的不盡思念和牽掛,這樣的生活幾年讓蔡世碧倍感壓力。為了讓兒女能在父母身邊生活,蔡世碧跟丈夫商量,自己回家一邊做農活,一邊照顧孩子。夫妻二人經過幾天反復商量,終于艱難的決定蔡世碧辭去高薪工作回老家帶孩子,丈夫留在外地繼續打工。
2013年,蔡世碧回到離別10多年的老家仁沙鎮陶家坪村。終于和兩個孩子生活在一起了,孩子見到久別的母親很是高興了一陣子。蔡世碧回到家里,把全部精力投入到關心孩子的健康成長上來,除做好農活家務外,精心照顧孩子的生活起居,閑時指導孩子的學習,兩個孩子在她精心照顧下,身體一天天好了起來,學習成績也一天天有所提高,大兒子現在北京大學讀研究生。
蔡世碧回家帶孩子的消息,先是在她的周邊親戚朋友中傳開,看到她回家后兩個孩子的身體和學習都發生了巨大變化,一些親戚朋友找她商量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她家幫忙看照。蔡世碧一聲不吭的答應了,先是一兩個送來,后就是10多個送來,接下來不到一年時間,蔡世碧就收留了20多名村內及鄰近村父母在外打工的留守兒童。她主動把這部分孩子集中起來,義務補習作業,開展娛樂活動,為使留守兒童像其它兒童一樣健康成長,蔡世碧免費為留守兒童舉辦生日會,星期一到星期五下午放學后集體補習作業,星期六、星期天開展文體活動,在她的關心照顧下,陶家坪村的留守兒童不再孤單了。為適應形勢的發展,她還組織村里13位留守婦女成立“愛心媽媽”協會,組建了留守兒童之家,設有圖書室、作業輔導室等活動場地。在得知她建立了留守兒童之家的事后,鎮政府籌資5萬元為留守兒童之家購置了設施設備,解決了留守兒童放學后無人管的問題。在這里,孩子們都習慣叫她“蔡媽媽”。
2015暑假期間,蔡世碧的留守兒童之家來了114名留守兒童,為了照顧這些留守兒童,蔡世碧動員所有“愛心媽媽”們參與到照顧留守兒童中來。在村黨部的支持下,發動全村干部及暑假期間重慶醫科大學生自愿者16人,到這里來對這些留守兒童進行暑期安全教育、組織開展文體活動、作業輔導和心理健康教育等,那段時間可忙壞了蔡世碧。近6年,陶家坪村的117名留守兒童沒有發生溺水、觸電等安全事故。
不少留守兒童家長贊嘆到:“有陶家坪留守兒童之家的關照,孩子留在家中不缺關愛,照樣有親情的關照,我們在外打工省心又放心,感謝愛心媽媽蔡世碧的傾情付出”“。
蔡世碧關愛農村留守兒童的事跡,先后被多家新聞媒體報道,受到了各方面的贊揚。她于2015年當選為村婦聯主席,2018年當選為村委副主任,2015年被評為“重慶好人”,2016年被評為“全國最美家庭”和“全國五好家庭”,2017年被選為重慶市第五屆婦女聯合代表大會代表。蔡世碧肩上的擔子重了,但她仍然時刻牽掛著農村留守兒童,把自己的全部精力和時間都用在社會活動,村委會和村婦女工作,以及留守兒童的關愛幫扶上。
![]() |
Copyright©1990-2024 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 http://m.1950555.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中國北京市東城區朝陽門內大街225號 郵編:100010 京ICP備18034403號-1 京公網安備11040102700075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