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伊犁州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把開展“五老”宣講作為青少年民族團結教育的重要平臺,根據青少年需求,積極創新宣講形式,推行“大宣講+”新模式,將少數民族文藝演出、書畫傳統教學、公益活動、結對幫扶、農村實用技術指導等內容融入宣講教育,豐富宣講形式,提升宣講對青少年的吸引力,受到了各族群眾的好評。
一是大宣講+少數民族文藝演出,弘揚優秀傳統民俗。采取“宣講30分,演出2小時”的方式,組織民語“五老”宣講人員與少數民族老干部文藝社團“聯姻”,共同到少數民族聚集的學校、農村、社區開展民族團結宣傳教育。今年,州關工委組織維吾爾語“五老”宣講人員分別與州老干部白楊藝術團、少數民族老干部紅石榴藝術團深入伊寧市、霍城縣、伊寧縣等維吾爾族聚居的農村、社區、學校開展“五老”大宣講及老干部文藝下基層活動,“五老”宣講民族團結小故事,藝術團表演自行編排的少數民族特色節目,目前,州直及各縣市“五老”宣講團已同47支3000余人的老干部文藝社團聯合開展宣講教育活動28場次,教育各族青少年及群眾5000余人,草根化的語言、貼近生活的演出引起了青少年和群眾的強烈共鳴,大大提升了宣講對青少年和群眾的吸引力。
二是大宣講+傳統書畫教學,播撒文化融合“種子”。積極吸納具有書畫特長的“五老”和社團組織進入宣講隊伍,通過開展“傳統文化進村居、進校園、進軍營”活動,組織“五老”為青少年宣講政策、傳播法律、教習書法、輔導繪畫,用傳統文化教育各族青少年愛國守法、勤勞奮進。今年以來,全州30余名有書畫特長的“五老”和16個老年書畫協會累計赴農村、社區、部隊及各類中小學校講書法、繪畫課27堂,現場輔導青少年書法繪畫30余場(次),開展優秀書畫展示活動49場(次),“五老”通過教習字畫書寫的規矩講授做人做事的道理,在潛移默化中促使青少年自覺理解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三是大宣講+科技服務下鄉,培養青年農技“好把式”。 圍繞助力農村青年就業增收,充分發揮老專家在培養農牧區實用技術人才方面的作用,從州直林業、畜牧、衛生系統退休干部中遴選出一批名熟練掌握農村實用技術、具有豐富實踐經驗、恪守為民服務“初心”的老專家組成“五老”科技下鄉服務隊,有針對性地赴農牧區一線為農牧民傳授實用技術、解答技術難題。上半年,全州先后成立37支共197人的“五老”林果業、畜牧業和醫療服務隊伍,其中具有高級工程師技術職稱的58人,享受國務院津貼的2人,開展“大宣講+科技服務下鄉”活動16場,培訓青年農牧民500余人,指導解決果樹種植養護、牲畜改良中的技術問題36個,受到了農村青年的好評。
四是大宣講+“學雷鋒”公益活動,增強青少年社會“存在感”。結合“雷鋒月”和創建國家級衛生城市等工作,州直及縣市關工委先后組織17名“五老”宣講團成員分別赴38學校開展“愛護環境、共創和諧衛生城市”宣講教育活動。“五老”宣講團成員通過講述環境治理小故事、解答學生環境保護問題等方式,教育青少年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保護環境,宣講結束后,由“五老”帶隊,就近開展清掃垃圾、清潔護欄等環境衛生清理活動,增強各族青少年“主人翁”意識。
五是大宣講+“認民親”結對幫扶,助力貧困青年“圓夢”。結合自治區開展的“訪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動,配合精準扶貧工作,州直各級關工委廣泛開展了“五老”“認民親、交朋友”活動,全州58名“五老”同29戶家中有“兩后生”的貧困家庭結成幫扶對子,通過宣講政策化解思想“疙瘩”、技能培訓打開就業“門路”、推薦崗位解決家庭“生計”、資金支持鼓勵創業致富等辦法,積極配合鄉鎮和村、社區黨組織對29戶家庭的31名“兩后生”進行了職業技能培訓,推薦5人到企業工作,為2名自主創業的“兩后生”爭取到4萬元貼息貸款,有力地支持和推進了基層扶貧工作,幫助貧困青少年實現脫貧夢、致富夢。
目前,全州804名不同民族“五老”組成132個宣講團以“大宣講+”活動方式活躍在農村、社區、家庭和學校,累計開展“宣講+文藝演出、科技下鄉、書畫攝影作品展示、拉紅歌”等活動331場(次),教育各族群眾及青少年43276人,州直“五老”以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的精神,用“余熱”之輝踐行著服務群眾、教育青少年的“初心”。
![]() |
Copyright©1990-2024 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 http://m.1950555.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中國北京市東城區朝陽門內大街225號 郵編:100010 京ICP備18034403號-1 京公網安備11040102700075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