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任港街道南通港社區關工委根據地處城鄉結合部,居民房屋出租多、外來務工家庭居住多、流動兒童多等特點,利用轄區社會資源與學校、家庭多方助力,圍繞任港街道“小浪花”關愛主題品牌,致力于廣大外來務工子女的健康成長。
一、凝聚“五老”,夕陽情暖。社區關工委結合鄰里建設,建立了12個鄰里關工小組,退休黨員踴躍上崗,“五老”參與率超過70%,形成了一個覆蓋全面、上下暢通的關工工作組織網絡。社區關工委常務副主任何湘琴發揮其擔任鄰里支部書記的優勢,發動黨員長年捐款資助一名父親去世、母親遠嫁武漢的在校學生,直至其大學畢業。退休老支書蔡錦泉帶頭示范,6位老同志和他一起擔任網吧義務監督員,分組落實對轄區內的4家網吧進行巡查監督,教育沉迷網絡的孩子迷途知返。他被評為區“十佳網吧義務監督員標兵”,榮獲江蘇省優秀“五老”網吧義務監督員稱號。退休老教師陸漢成長期義務為外來務工人員子女輔導功課,悉心教誨,不厭其煩。還有許多老人們主動與這些外來孩子結成對子,教他們打蓮湘、一起過節包水餃,陪孩子們玩耍,讓外來孩子在異鄉也感受到社區大家庭的溫暖。
二、和諧關愛,助學幫困。社區于2008年創立和諧關愛協會,聚集眾多轄區企業和個人愛心,助學育才是協會一項重要關愛內容。南通大敬制衣程實總經理連續8年每年捐款10萬元。長安五金城張志剛總經理通過協會這座橋梁,認領安徽船民學校一名孤兒,長年資助其學習和生活直至大學畢業,被崇川區委、區政府評為“十佳關工事業獻愛心標兵”。關愛協會每年在春、秋兩季開學之際對貧困學生開展助學活動。社區一名學生因父親身患肝癌、母親精神殘疾,考取中專卻無力就讀,協會每年給予學費資助,直到其中專畢業。還有一名學生因父親販毒被判刑,母親無力撫養自己和年幼的妹妹而輟學。協會得知消息,立即上門了解情況,并給予資助,幫助其重返學校。協會成立至今,已累計資助貧困學生600多人次,使用助學愛心基金30多萬元。
三、少年尚法,崇德守禮。社區依托少年法學分苑這個平臺,大力推進法治教育新模式,開展青少年感興趣、能聽懂、易接受、有效果的法治教育活動。少年法學分苑開展未成年人零犯罪社區創建,組織未成年人參與任港“小浪花”少年法學苑模擬法庭活動,邀請教育專家為家長們舉辦“引導孩子學會做人”、未成年人保護法等專題講座,邀請大學生村官走進道德講堂,講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八禮四儀”,組織開展三好標兵評選、“美德進萬家”,營造崇德守禮氛圍。
四、共享藍天,展翅逐夢。2014年,社區關工委與婦聯共同承接為期一年的“共享藍天,展翅逐夢”關愛活動,在社區志愿人員和“五老”人員中挑選了22名志愿者與22名外來務工人員子女一一結對(這些孩子是從外來學生超過80%的西郊小學挑選的),領進家中一起生活,周末為孩子們輔導功課,一起看電影、吃肯德基、逛超市、打乒乓球。還組織開展“美麗南通一日游”,帶孩子們走進南通大學,參觀珠算博物館,讓孩子們增加體驗,增長見聞;組織孩子們清明節到海安烈士陵園緬懷先烈,母親節自制賀卡送媽媽,重陽節為老年公寓送上歌舞祝福,讓孩子們學會了感恩,懂得了關愛。項目運作以來,這些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在活動中享受到快樂,在快樂中得到鍛煉。目前,這個活動我們仍在繼續開展,并把服務對象拓展為更多的困難流動學生。
五、七彩夏日,嗨翻暑假。暑假期間,社區重點圍繞“任港小浪花”主題關愛品牌,開展各類活動,其中“和諧夏夜”系列活動已經成功舉辦了8屆。每年暑期,社區關工委組織開展主題教育活動、征文、演講比賽、親子游戲、才藝比拼、書畫展示、專題講座、文藝專場、趣味體育等10多場活動,吸引了廣大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參與和響應。社區攜手中遠川崎、中遠船務工會組織和西郊小學輔導站,成立以企業外來務工人員子女為主體的“任港小浪花”健康衛士小分隊,“小浪花”們爭當健康環保宣傳員、監督員和志愿者,踴躍參與社區文明創建。
![]() |
Copyright©1990-2024 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 http://m.1950555.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中國北京市東城區朝陽門內大街225號 郵編:100010 京ICP備18034403號-1 京公網安備11040102700075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