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好律師,為民張正義。”安徽省阜陽市阜南縣““五老”法治診所”二樓會議室掛著一面送給“趙律師”的錦旗,落款署名為“孫某某小朋友”。
錦旗上提到的趙律師,是阜南縣法學會副秘書長、““五老”法治診所”創始人之一的趙美田。孫某某是阜南縣某小學學生,阜南縣法學會推薦的訴訟代理人趙美田代理的一起責任糾紛案件的當事人。
2021年9月,6歲的孫某某在學校被熱水器燙傷,花費醫藥費近2000元。事發前,學校曾為其購買學生校園責任險,事故發生在保險期內,但學校和保險公司均拒絕賠償。2021年11月,孫某某的媽媽向““五老”法治診所”求助。趙美田免費為其代寫訴狀、代理案件,最終使孫某某獲得保險公司的賠償款。
““五老”法治診所”依托阜南縣法學會成立,先后已有11名退休政法干部在此工作過,目前在崗工作的有齊宗海、李云愛、趙美田、馬家軍、陳寶銀、李鋒6人,他們平均年齡76歲,平均黨齡49年。
19年來,這些退休政法干部秉承“退而不休,發揮余熱”的理念,用熟悉法律知識的特長、經驗和優勢,不計報酬,不計回報,免費為阜南縣群眾開展普法宣傳、糾紛調解、法律服務工作,已經成為阜南縣法學會的“名片”。
27本“接待登記本”
““五老”法治診所”位于阜南縣城較為繁華的谷河路上。2023年1月13日上午,記者推開診所的大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張紅色辦公桌以及擺在桌上的“我是共產黨員”小紅牌。這里是““五老”法治診所”專門接待來訪群眾的地方,據介紹,平均每天接待來訪群眾十余名。
采訪過程中,““五老”法治診所”二樓會議室桌上的一摞黃色封皮“接待登記本”引起了記者的注意。這摞“接待登記本”共27本,打開可以發現,它詳細記錄著近兩年來“診所”接待來訪群眾的信息、咨詢內容和提供法律服務的內容。
27本“接待登記本”,每本100頁,每一頁記錄的都是一個人甚至一個家庭遇到的難題——
有的人拿著剛收到的判決書,讓幾位老人幫忙看看判決是否準確,是否上訴;有的人拿著將要簽訂的合同,請他們幫忙審查合同是否有漏洞;有的人因為交通事故受傷咨詢如何獲得賠償;有的人勝訴后沒有拿到賠償款,請他們幫忙寫強制執行申請書;有的人讓幾位老人幫忙寫遺囑……
還有“剪不斷,理還亂”的家庭矛盾糾紛——
“我大兒子不聽話,經常和我們鬧(矛盾)。我想與他斷絕父子關系。”
“我兒子和兒媳婦已離婚,能不能(請)你們幫助勸說讓他們復婚?”
“我母親經常找村干部說我的壞話,怎么辦?能不能起訴她?”
…………
每一次群眾咨詢,都被認真對待。有的當即解答疑問,有的指明具體負責部門、解決途徑,有的免費為當事人代寫法律文書、代理訴訟。
阜南縣法學會副秘書長李鋒告訴記者,據統計,2022年““五老”法治診所”接待處理各類法律咨詢超過3800人次,90%以上的來訪者滿意而歸。
記者對2021年5月至2022年6月““五老”法治診所”提供的法律服務內容進行梳理發現,這一年多,他們接待近900起咨詢,免費代寫法律文書110份,免費為42人代理訴訟案件。
雖然“接待登記本”一頁紙上記錄的法律服務內容可能只有幾十個字,但幾位老人對每一起法律咨詢付出的努力顯然不止于此。記者采訪當天,一名群眾請趙美田幫忙代寫訴狀。但趙美田花費大量時間梳理、核實材料后發現,對方提供的材料缺乏關鍵證據,遂建議對方先補充相關證據,再寫訴狀。
據了解,代理案件花費的時間和精力更多。幾位老人不擅長使用電腦,長年保持手寫起訴狀、申訴狀、答辯狀等法律文書的習慣。以趙美田代理的一起借款合同糾紛重審案件為例,他手寫的一審答辯意見、質證意見、代理詞就達15頁。
用法律為群眾排憂解難
““五老”法治診所”不僅免費為當事人代寫法律文書等,還用法律為當地群眾排憂解難。該診所的幾位老人根據多年從事政法工作的實踐經驗和豐富的法律知識,在矛盾糾紛調處、法律維權、化解信訪矛盾方面發揮著專業優勢。
2021年10月,阜南縣田集鎮村民程某艷到““五老”法治診所”反映,她的兒子被五名未成年人打傷住院,報警后只進行了罰款沒有拘留,無人賠償醫藥費。
當天負責接待來訪群眾的趙美田、李鋒了解情況后,立即和案發地派出所民警進行聯系。原來,依照法律規定,對未達到法定年齡的未成年人不執行行政拘留,派出所已經依法給予五人每人罰款300元的行政處罰。
了解事情的來龍去脈后,趙美田和李鋒主動聯系程某艷,告訴她派出所的處理結果,并向她釋法說理。對于程某艷提出的賠償問題,待傷情鑒定結果出來后,他們將無償代理民事訴訟,通過法律程序維權。
事后,經過派出所民警與趙美田等人的調解,程某艷與五位未成年人家長達成賠償協議,雙方握手言和。
“對于群眾的法律咨詢,我們用法律知識給予解答。合理的訴求,我們教給他們解決問題的方法,教他們如何用法律維權。不合理的訴求,就認真給他們解釋相關法律規定。”阜南縣法學會會長齊宗海說。
阜南縣法學會副秘書長李云愛介紹,近年來,““五老”法治診所”一方面為老百姓解決矛盾糾紛,減少不必要的訴訟,化解矛盾爭端;另一方面也為阜南縣法治建設、社會穩定貢獻了重要力量。
據了解,““五老”法治診所”相關經驗做法正逐步在阜陽全市范圍內推廣、復制。2021年,阜南縣苗集鎮張店村就參照阜南縣““五老”法治診所”模式,以村關工委為依托,由8名平均年齡71歲的退休中學校長、村黨支部書記、村衛生室負責人、村主任等組成張店村關工委““五老”法治診所”。
張保夫是張店村原黨支部書記兼關工委主任,退休后加入張店村關工委““五老”法治診所”。他告訴記者,與阜南縣““五老”法治診所”不同的是,他們主要以矛盾糾紛調處、信訪化解工作為主。2022年1月至11月,該村共接訪、化解土地糾紛、家庭糾紛、房屋糾紛等各類糾紛30余起。
為阜南縣法治建設和關心下一代工作發揮余熱
19年來,““五老”法治診所”得到社會各界和廣大群眾的廣泛贊譽,先后榮獲全國“關愛明天·普法先行”青少年普法教育活動先進單位、安徽省“十大法治人物”、安徽省關工委先進集體、全國青少年普法教育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其中,6位老人共同獲得“阜陽好人”“阜南好人”稱號。
“我們幾位老同志,長年不計報酬,不計回報,就是精神享受。”齊宗海說。
“我們聚在一起,就是要盡最大努力,盡最大責任和義務,為群眾提供好服務。”阜南縣法學會副會長陳寶銀說。
“我們通過普法教育和法律服務,既增加了群眾對法律的信任,又減少了青少年違法犯罪,很有成就感。”李云愛說。
19年來,有的人因病或去世離開了他們所熱愛的工作崗位,但不斷還有新退休的同志志愿加入其中。
今年65歲的李鋒是阜南縣人大常委會人事代表選舉工作委員會原主任。3年前,退休后的李鋒加入““五老”法治診所”,成為其中一員。
“我不圖清閑,一個人不管是在崗還是退休,都要有一點追求。”李鋒說,他作為““五老”法治診所”中最年輕的“五老”,希望自己能像其他幾位老人一樣,過一個豐富、充實、有奉獻的晚年。
幾位老人的堅守,背后還有“家屬團”的支持。李鋒的妻子陳文華是阜南縣第八小學退休教師。她很理解并且支持丈夫的選擇,而且和李鋒一樣,退休后擔任了學校關工委副主任,免費為學生做普法教育。
齊宗海的愛人田洪霞對老伴退休后仍將心思全放在工作上,起初有些不理解,但現在她想通了。“老齊這輩子對錢看得不重,對事業看得重。他這一路走來也不容易,還想為社會多作貢獻,為老百姓多做點事,這是有價值的。作為家屬我全力支持,他愿意干的事就繼續干。”田洪霞說。
目前在崗的6位老人平均年齡76歲,其中3位已經超過80歲。老人們說,他們初心未變,想盡力把阜南縣法學會辦好,但也有力不從心的時候。他們也在積極動員,希望吸收更多政法系統退休老同志加入““五老”法治診所”,將““五老”法治診所”的榮譽發揚下去,為阜南縣法治建設和關心下一代工作發揮余熱。
![]() |
Copyright©1990-2024 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 http://m.1950555.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中國北京市東城區朝陽門內大街225號 郵編:100010 京ICP備18034403號-1 京公網安備11040102700075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