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繞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德宏州關工委創新“立德樹人”思路,把“愛學習、愛勞動、愛祖國”的“三愛”專題教育融入說課比賽中,5月聯合州教育局,組織從州和各縣市中小學預賽中脫穎而出的11名“冠軍”,進行全州“三愛”說課決賽,點燃青年教師“三愛”教育思維火花。
創新思路,把“三愛”融入說課比賽
13年來,州關工委一直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價值觀,作為關工組織的首要任務融入關心下一代工作的全過程。為引導青少年以實際行動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圍繞“失親、失管、失學、失教”青少年和留守兒童等群體,開展多形式的農村青年“學科技、育新人、奔小康”活動;發揮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教育作用,形成學校、家庭、社會共同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合力;針對不同年齡段青少年的特點,組織“五老”編寫符合青少年認知水平、思維習慣、接受能力、興趣愛好的教材,進學校進社區、進農村,用生動、感人的事例向青少年宣傳“三個倡導”24個字。今年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州關工委再度創新思路,選擇具有引導和熏陶優勢學校為平臺,在中小學校廣泛開展“三愛”說課比賽,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成為青少年廣泛認同、普遍接受、一致認可、共同追求的主流價值觀。
州關工委創設的“三愛”說課比賽平臺,對錘煉青年教師成長的“能力”很有益處,拓展了學校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形式,州教育局積極配合,認真組織各中小學校進行“三愛”說課預賽,從預賽中決出各校參加全州角逐的“冠軍”,并組織全州100多所中小學校教師前來觀摩學習。
特色說課升華“三愛”教育意義
決賽中,瑞麗市姐崗小學李玉佩的《三愛教育啟動課》,通過愛國篇、學習篇、勞動健身篇三個章節,激發學生的“三愛”熱情;德宏州民族初級中學車曉燕的《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牢記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的使命,了解民族精神的內涵,最后落腳到爭做民族精神的傳播者、弘揚者和建設者,升華了學生的認識和感情。芒市第三小學賴月朵的《愛勞動從身邊小事做起》,通過從我幫媽媽分擔家務和為家人分憂解難,教育學生從身邊的點滴小事做起,學會自理,并通過自己的行動,樹立榜樣引領學生愛勞動;隴川縣第一小學楊恩怡的《壯麗的山河》、梁河遮島中心學校的尹娟娥的《春天來了》、盈江縣第一小學王雙健的《壯麗的山河》、隴川縣第二中學吳希希的《愛國情操的表現》、瑞麗三中和煦的《少年少年,祖國的春天》,芒市江東中學唐菊芬的《復興之路》、盈江縣民族中學楊增的《我因勞動而美主題班會》等,老師們或配樂朗誦,或深情演唱,充滿感染力的語言,或圖文并茂的課件、充滿激情的敘說,無不展示老師們多才多藝的魅力,升華了“三愛”教育的意義。
11個鮮活的教案啟迪100多名教師
11個生動鮮活的教學案例,給來自全州100多所中小學校的觀摩教師,特別是偏遠山區教師凝練提升教學智慧提供了鮮活的教學參照,他們專心聽講、勤于記錄,細心體會,從參賽老師的教育理念和智慧中汲取“營養”,引發了如何開展好“三愛”教育的深度研討和思考,有的還寫出了觀摩感受。
首次參加全州決賽梁河縣民族寄宿制學校的參賽選手楊發文說,通過比賽和觀摩,他認為在“三愛”教學理念和方法上對自己都是一次提升。“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10分鐘的決賽無不凝聚著他精心研讀“三愛”教材,挖掘生活實踐例子的心血和平日多方面能力的累積。他表示將用心去打造接近學生、充滿智慧與藝術魅力的“三愛”教育,以“三愛”道德典范滋養學生精神,點燃學生靈魂深處對真善美的向往。
目標:10人說課百人宣講10萬人受教育
據州關工委介紹,創新“三愛”教育思路,目的是要通過說課比賽,達到三個目的,一是采取以賽代訓的方式培訓教師,組建我州中小學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講團;二是將參加全州決賽選手的教學設計方案匯編成冊,作為宣講教師的參考教案;三是通過“三愛”說課比賽,以達到10人說課、百人宣講、10萬人受教育的生動局面,在全州50個鄉鎮和中小學校形成濃厚的“三愛”教育宣傳氛圍。
德宏州民族第一中學校長、特級教師劉江愚說,老師們充滿激情的敘說,將“三愛”說課變成了富有激情和充滿美感的演講,點燃了教師“三愛”教育思維火花,使學校的德育教育既有看點,又有亮點,體現了“三愛”說課比賽的價值,真正發揮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凝聚共識、引領風尚、規范行為的作用。
![]() |
Copyright©1990-2024 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 http://m.1950555.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中國北京市東城區朝陽門內大街225號 郵編:100010 京ICP備18034403號-1 京公網安備11040102700075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