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做好關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推動關心下一代事業更好更快發展,日前,經市委領導同意,揚州市委辦公室下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全市關工委組織建設和“五老”隊伍建設的意見》(揚辦發〔2017〕3號)(以下簡稱《意見》),就進一步加強全市關工委組織建設和“五老”隊伍建設提出了5個部分20條意見。
《意見》明確要堅持黨的領導,促進以黨建帶“關建”。強調做好關心下一代工作,是關系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千秋大業。加強“五老”隊伍建設,是保障關工事業薪火傳承的時代要求;構建以黨建帶“關建”機制,是加強青少年培養教育的重要保證,要把黨的建設與關心下一代工作緊密聯系,形成“以黨的建設帶動關心下一代建設”的工作機制。各級黨組織要加強對關心下一代工作的組織領導,支持關工委開展工作,主要負責人要主動關心親自抓、勇于擔當認真抓、破解難題務實抓,切實做到把關心下一代工作與黨建工作做到“四同步”:同研究、同部署、同督查、同獎懲,“四到位”:思想認識到位、領導責任到位、工作措施到位、人財物保障到位。
《意見》明確要強化部門聯動,推進齊抓共管機制。一是構建新平臺。各縣(市、區)和功能區要建立關心下一代工作聯席會議制度,明確相關部門的工作職責;各鄉鎮(街道)要因地制宜,建立相應的組織機構和工作網絡。要求到2017年底,各縣(市、區)、功能區要全部建立健全聯席會議制度,正常開展活動,并對關心下一代工作的重大事項做到“三統一”:統一部署、統一協調、統一行動。二是打好組合拳。要加強各部門之間的聯合、聯手、聯動,做到各司其責,相互協作,互為補充,打好組合拳,形成新合力。三是明確責任人。《意見》要求市關工委成員單位切實履行關心下一代工作職責,在同級黨組織的領導下,做到“三個明確”:明確一名現職領導分管關心下一代工作,明確一個職能處室承擔關工委辦公室職責,明確1-2名關愛工作聯絡員開展正常工作,動員更多的已退休和退出領導崗位老同志參與關心下一代工作。各縣(市、區)也要根據實際情況,明確各相關部門的關工委機構、人員和工作職責。
《意見》明確要加強組織建設,提升基層基礎能力。進一步明確各級關工委工作職責,強化各級關工委領導班子建設和關工委辦事機構力量。市、縣(市、區)組織部門要加強關工委組織建設,適時調整和充實各級關工委領導班子,選配有同級黨政領導工作閱歷,工作經驗豐富、威信威望高的老同志擔任關工委常務副主任。原則上縣(市、區)有2-3名,鄉鎮(街道)、開發園區、村(社區)有2名以上老同志在關工委領導班子中任職;鄉鎮(街道)、村(社區)關工委主任一般由同級黨委副書記兼任,常務副主任由在職或駐會老同志擔任。《意見》要求各級組織部門和老干部工作部門要足額配齊配好關工委辦事機構工作人員,加強對從事關工委工作在職年輕同志的幫助和教育,為他們開展工作提供良好的工作條件,為他們進步與發展創造更多的空間和機會,支持和鼓勵德才兼備的年輕同志到關工委崗位鍛煉成長。《意見》還對加強基層基礎建設和繼續深化“五有五好”建設提出要求。
《意見》明確要傳承“五老”精神,優化“五老”隊伍結構。充分發揮“五老”的獨特優勢,拓展“五老”隊伍的發展空間:向退休和退出領導崗位的機關事業單位干部職工,社區、村組干部延伸;向老黨員、老長輩、老村干部、老積極分子、老退伍軍人、老藝人拓展;重視和擴大關心下一代志愿者隊伍建設,吸納在職教師、大學生村官、政法干警、年輕創業者和共青團員,不斷壯大關心下一代事業的力量。《意見》要求各級黨政機關事業單位的組織人事部門,在向老同志頒發《退休證》時,對愿意參加關心下一代工作的老同志可頒發《關心下一代志愿者證》。要把“五老”隊伍與各類社會公益組織和社會志愿者相互融通,廣泛吸納各類社團組織成員投身關愛事業。力爭經過3-5年的努力,使全市實際登記在冊“五老”人數達到或穩定在全市總人口的1%左右,其中70歲以下“五老”人員占總數的70%左右。《意見》提出推進梯次層級的管理方式,著力配強核心層,優化壯大骨干層,努力擴大參與層。
《意見》明確要建立保障機制,激發關愛工作活力。一是加大先進典型的褒獎力度。注重宣傳工作,認真選樹典型,推廣經驗,傳播“五老”精神,表揚“五老”典型。對獲得榮譽的“五老”人員,給予精神和物質獎勵。二是加大業務骨干的培訓力度。按照組織部門牽頭、關工委負責、部門配合、分級培訓的原則,市關工委每兩年組織一次縣(市、區)、鄉鎮(街道)關工委駐會負責人和市直相關部門專兼職人員的培訓;縣(市、區)關工委負責培訓鄉鎮(街道)和村(社區)關工委駐會人員以及“五老”骨干,原則上每年舉辦一次培訓。三是加大工作經費的保障力度。各級政府和財政部門要把關工委的工作經費、項目經費和工作津貼納入年度財政預算,并根據財力狀況適度增長。各級機關事業單位關工委的經費由所在單位列入年度業務經費預算予以解決,確保正常工作和必要的活動開展;要建立健全村(社區)關工委經費保障機制,鞏固擴大原有財政支持渠道,實行村(社區)解決和縣(鄉)財政支持兩結合。四是加大“五老”人員的關懷力度。對表現突出的“五老”人員,在以精神鼓勵為主的同時,要通過“以獎代補”辦法,給予物質獎勵。五是加大關工事業的組織力度。實行“五老”人員注冊制,建立“五老”履職選崗制,建立關工委工作例會制,完善關工委成員單位責任制,推動全市關工委組織建設和“五老”隊伍建設再上新臺階。
![]() |
Copyright©1990-2024 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 http://m.1950555.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中國北京市東城區朝陽門內大街225號 郵編:100010 京ICP備18034403號-1 京公網安備11040102700075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