梓潼鎮是位于崇州市東北的一個農業小鄉鎮,一直以來人才缺乏,制約著全鎮社會、經濟的發展,歷屆黨委政府都非常重視人才培養,也特別關照貧困大學生的學習和生活。黨委政府向全鎮公開承諾“不能讓一位梓潼大學生因缺錢而不能上大學”。近幾年,黨委、政府積極協調各部門和各方社會資源,采用“陽光助學”、“計生幫扶”或愛心人士定向資助等方式幫助梓潼大學生圓自己的“大學夢”,鼓勵他們多學知識,助力梓潼社會經濟的發展。
同時,黨委政府也在積極思考、謀劃,怎樣破解基層干群關系緊張的難題,特別是去年,黨的群教活動開展以后,鎮黨委政府一直在積極研究和探索新形勢下怎樣進一步密切基層黨委政府與廣大人民群眾的關系,為群眾做一些實實在在的事情。經調查研究發現,大部分梓潼籍的大學生在暑期都有想開展社會實踐的愿望,怎樣將兩者結合起合起來?黨委政府是否能為本籍大學生提供相應實習崗位并組織相關社會實踐呢?2013年,鎮黨委政府為自公村貧困大學生馬兵(孤兒)和興裕社區貧困優秀大學生門穎(重本)提供在鎮機關實習的崗位。2014年為大學生提供了9個實習崗位,2015年為大學生提供了17個實習崗位。
通過近幾年的實踐,我們不僅為大學生提供了社會實踐的機會,為他們提供了一個學以致用、回報社會的場所,為在校大學生提供了解社會。同時,通過開展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的系列活動,創新搭建起了黨委政府與人民群眾之間相互溝通的橋梁,為建設開放、透明的基層政府和營造務實、高效、親民的政務環境提供了很好的社會基礎。
一、創新方法,加強管理,確保實踐出成效。
一是組織有序,層層把關。一方面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由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具體抓此項工作落實,鎮團委、黨政辦落實具體工作人員具體負責此項工作的宣傳、推進和開展。另一方面由梓潼籍在校大學生公開報名,由各村(社區) 推薦,再由鎮團委、黨政辦審核。最后經黨委政府討論后,結合大學生所學專業,分配到鎮政府各辦所進行跟班實習。二是加強管理,制度約束。為了讓大學生能迅速融入集體,開展工作,黨委政府明確要求參加暑期實習大學生必須參照鎮干部管理制度、作息時間,與鎮干部一致實行“朝九晚五”制度,每天上下班各簽到一次,同時要求參加暑期實習的大學生要遵守保密制度,不得泄露政府相關資料和秘密,一旦發現有違規行為,立即取消其實踐資格。另一方面,讓他們在跟班學習的同時,黨委政府還要求參加實習的大學生在實習期間每天完成1篇工作日志,每周完成1篇工作信息,實習期滿后完成1篇實習總結,做到及時融入,主動工作。
二、搭建橋梁,豐富載體,確保活動下基層。
通過近幾年的經驗總結,我們發現,好的活動載體更能充分發揮大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發揮大學生的特長,更能拉近干群關系,起到大學生實踐活動的真正意義,因此,在參加暑期實踐的座談會上,黨委書記陳榆明要求參加實習的大學生要在實習期間做到“五個一”:開展一次社會調查,并形成相關調查報告;參加一次義務勞動;聽取一堂思想政治課;進行一項農村實踐工作;每日完成一篇工作日志,每周完成一篇信息,每期實習活動完成一份總結,確保實踐活動不走過場。在具體開展實踐活動過程中,要重點開展好一次跟班學習和實踐體驗,兩堂學習課(人生課、黨課),三次社會實踐調查,四次志愿者活動,確保實踐活動要下到基層。
三、發揮特長,破解矛盾,助力大學生成長。
通過近幾年我鎮開展的大學生暑期實踐活動,我們在不斷摸索和完善中探索出了一條適合黨委政府,也適合參加實踐的大學生的工作思路和方法,既解決群眾對現有干部因固有思維而產生的不信任和對黨委政府的有些工作不理解的問題,也解決大學生迫切想參加社會實踐而無門的問題,同時通過大學生的參與、宣傳,增加了廣大群眾對黨委政府各項工作的理解支持,拉近了基層政府與群眾的距離,增進了干部與群眾的感情,更讓長期呆在象牙塔里的大學生增加了接觸和了解農村基層工作的機會,增長了知識面,為他們以后能更好的融入社會,更好地為社會服務打下堅實的基礎。因此,我鎮大學生對這樣的實踐活動非常支持,積極踴躍的報名參加實踐活動,有的大學生去年參加了實踐活動,今年又繼續報名參加。
通過近幾年暑期大學生實踐活動的開展,特別是按照黨中央要求開展黨的群眾教育路線實踐活動以來,這一舉措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為我鎮建設一個對社會開放的黨務政務環境,增加廣大群眾對鎮黨委政府開展各項工作的理解支持,進而增進鎮干部與廣大群眾之間的感情起到了很好的輔助作用。今后,我鎮還將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目標,梓潼鎮的發展目標,繼續完善和開展好暑期大學生實踐活動,為我鎮的發展,為大學生的成長服好務。
![]() |
Copyright©1990-2024 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 http://m.1950555.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中國北京市東城區朝陽門內大街225號 郵編:100010 京ICP備18034403號-1 京公網安備11040102700075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