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一場具有特殊意義的揭牌儀式在泉州第十八中學隆重舉行。由福建省泉州市關工委副主任、泉州市檢察院原黨組成員、二級高級檢察官劉錫杰領銜的“五老工作室”正式成立。福建省關工委副主任陳勇、泉州市關工委副主任莊金山共同為工作室揭牌,惠安縣關工委領導、泉州第十八中學師生等共同見證這一服務特殊青少年群體的創新舉措落地。
搭建平臺展現“銀發擔當”。作為泉州市關工委深化“五老”幫“五失”的重要實踐,此次在專門學校設立“五老工作室”,是針對青少年違法犯罪預防工作的精準發力。專門學校承擔著對有嚴重不良行為未成年人的教育矯治重任,老干部、老戰士、老專家、老教師、老模范等“五老”群體憑借其深厚的政治素養、豐富的人生閱歷和崇高的社會威望,是連接學校、家庭與社會的關鍵紐帶。工作室的成立為廣大政法領域“五老”人員發揮作用搭建一個全新平臺,將重點聚焦“思想引領、法治護航、心理疏導、成長幫扶”四大核心任務,通過“五老”示范引領和專業賦能,為特殊青少年群體點亮“回頭是岸”的引路明燈。
普法講座體現“精準關愛”。福建省關工委陳勇副主任十分重視專門教育工作,主動提出要為泉州第十八中學的孩子們上一堂法治課。揭牌儀式后,他以《迷途知返金不換》為題,為師生們帶來了一場直抵心靈的法治講座。他結合《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要點,用鮮活生動的案例深入剖析“迷途”的根源——或因法律意識淡薄識破觸紅線,或因一時沖動釀成大錯,更以“浪子回頭金不換”的真實故事傳遞希望。陳副主任在講座中,還針對學生“知錯就改、迷途知返”“努力學習、鍛煉成才”“感恩父母、感恩老師”等主題帶領學生進行信心喊話,引發現場學生的強烈共鳴。
三項舉措促進“落地見效”。泉州第十八中學“五老工作室”成立后,將做優法治教育“必修課”,定期組織“五老”中的法律專家、退休法官、檢察官等,開展“法治微課堂”,結合青少年犯罪典型案例,用“身邊事”講“身邊法”,幫助學生樹牢法律紅線;織密成長幫教“暖心網”,針對校內嚴重不良行為學生,建立“一人一檔”幫扶機制,由“五老”結對開展心理疏導、行為矯正,聯合學校教師、家長制定個性化轉化方案,助力其逐步回歸正常學習生活;搭建社會協同“連心橋”,發揮“五老”社會資源優勢,聯動公、檢、法、民政等部門,推動建立“學校、家庭、社區”三方共育機制,為特殊青少年營造包容支持的成長環境。
“專門教育是矯治‘問題少年’的最后一道防線,而‘五老’是這道防線上最溫暖的守護者。”泉州市關工委副主任莊金山表示,下一步市關工委將認真總結十八中“五老工作室”經驗,逐步向全市其他專門學校進行推廣,推動形成“‘五老’助力、多方協同”的青少年犯罪預防工作新格局,為更多“迷途”青少年照亮重返正途的星光之路,為平安泉州、法治泉州建設注入更多“銀發力量”。
![]() |
Copyright©1990-2024 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 http://m.1950555.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中國北京市東城區朝陽門內大街225號 郵編:100010 京ICP備18034403號-1 京公網安備11040102700075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