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青少年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發揮清明節的優勢和育人功能,加強青少年的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設,弘揚英烈精神,堅定理想信念,陜西省延安市關工委專門就2025年清明節在全市青少年中深入開展“緬懷革命先烈,繼承革命傳統,爭做時代新人”主題教育活動印發了通知。全市各級關工委和各中小學校、幼兒園紛紛響應,按照通知精神,結合各自實際,以豐富多彩的形式,普遍開展了各具特色的教育活動,為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產生了積極廣泛的影響。
全市各級關工委和中小學校都把全市15處革命烈士陵園視為紅色教育基地和青少年緬懷革命先烈的神圣之地,組織青少年前往,以唱國歌、敬禮、致哀、獻花、獻詞等形式,寄托對革命先烈的哀思,悼念革命先烈的英靈,緬懷革命先烈的忠魂。富縣關工委組織富縣紅軍小學師生和直羅鎮干部200多人在直羅烈士陵園開展了“緬懷革命先烈,繼承革命傳統,爭做時代新人”清明祭先烈活動,奏唱國歌、敬獻花籃,緬懷革命先烈豐功偉績,告慰英靈。縣關工委副主任王紅兵深情回顧直羅戰役犧牲的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跡,號召青少年銘記歷史,堅定信念,爭做紅色基因的傳承者,爭做時代新人。他們精心組織城關小學、榆林橋戰役紅軍小學、北教場小學、富縣初級中學、富縣職業培訓中心等中小學校前往茶坊革命烈士陵園、直羅烈士陵園、直羅戰役烈士紀念館、東村會議舊址開展了祭掃、參觀學習活動,教育青少年緬懷先烈,銘記歷史,珍惜當下,奮發學習。甘泉縣關工委會同縣教體局、團委、退役軍人事務局等相關部門組織甘泉紅軍小學、勞山戰役紅軍小學師生在勞山戰役烈士陵園舉行了隆重的祭掃活動。全體師生向革命烈士敬獻花籃,鞠躬默哀,表達對革命先烈的深切緬懷和無限敬仰之情。講解員為青少年講述了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跡,激勵青少年繼承先烈遺志,傳承紅色基因。縣委常委、統戰部長郝煦要求同學們“要以革命先烈為鏡,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在新時代征程中留下許黨報國的奮斗足跡。”
宜川縣關工委聯合縣教體局、退役軍人事務局組織全縣各中小學、幼兒園開展了“緬懷革命先烈,繼承革命傳統,爭做時代新人”主題教育活動。先后組織34批次4380人走進宜川烈士陵園開展了祭掃活動,通過敬獻花籃、集體默哀、瞻仰烈士紀念碑、祭掃烈士墓、獻唱紅色歌曲、講述英烈故事、擦拭墓碑等方式,深切緬懷革命先烈的豐功偉績,表達崇高敬意。“五老”王忠學、趙永平向青少年繪聲繪色講述了宜川戰役的壯烈歷程和革命先烈們用生命和鮮血譜寫的一曲曲至悲至壯的為國捐軀的英雄之歌,紅領巾講解員宣講了革命先烈的英雄故事,使同學們無不為之動容,深刻體會到今日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在心中播撒下了傳承紅色精神的種子。安塞區關工委組織延安保小紅軍小學、第一小學1800余名師生在安塞區烈士陵園舉行祭掃活動,區關工委和教育關工委的領導出席祭掃活動,副主任文塞峰作了“弘揚先烈精神,爭做時代新人”的主題報告,使同學們了解了革命烈士的偉大,感悟了革命烈士精神的不朽,明確了自己的職責使命,決心從現在做起,勤奮學習、健康成長,爭做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時代新人。寶塔區關工委會同有關部門組織中小學開展了祭掃活動40多場次,使3萬多青少年共掃了烈士墓,同祭了烈士魂,繼承了烈士志,受到了深刻的革命傳統、延安精神和愛國主義教育。劉志丹紅軍小學學生以朗誦《向英雄致敬》,謳歌了偉大的英雄精神,贊美了英雄的人格風范,表明了對英雄無盡的感激和敬佩。紅26軍紅軍小學學生以誦讀《清明追思英雄志》,飽含了對王若飛、葉挺、秦邦憲等革命先烈的深切懷念和仰慕之情。志丹保安紅軍小學少先隊員面對先烈陵墓舉行了莊嚴的宣誓,決心舉志丹旗幟、走志丹道路、做志丹傳人、勤奮學習、健康成長、爭做時代新人。延安育才紅軍小學學生誦讀了《清明祭英烈,薪火永相傳》,并由少先隊員代表作了重點發言,號召同學們緬懷先烈魂,繼承先烈志,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努力奮斗。
二、開展主題教育,引導青少年學習革命先烈
黃龍縣關工委按市關工委的通知要求,在全縣青少年中廣泛組織開展了形式多樣的“六個一”清明節主題教育活動。一是開展了“緬懷革命先烈,繼承革命傳統”主題升旗儀式;二是開展了“清明祭英烈,傳承愛國志”主題教育活動;三是開展了“憶清明,緬英烈”主題班隊會活動;四是開展了春季森林防火安全系列活動;五是開展了消防安全演練活動;六是開展了“青春勵志行”綠色生態研學活動,讓青少年在活動的參與中深入了解了清明節的由來、習俗,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跡,緬懷英烈,傳承革命傳統,激發愛國情懷,爭做時代新人。
洛川縣關工委精心組織全縣中小學校、幼兒園開展了清明節主題教育活動。他們聯合縣教體局組織鳳棲初級中學、豐園小學、舊縣鎮中心小學、職業中專、石頭鎮中心小學、洛川中學、洛川縣北關紅軍小學等中小學學生前往洛川縣烈士陵園開展了“清明祭掃,緬懷先烈”活動;組織部分學校到洛川會議舊址,寄托對先烈的哀思,開展紅色研學活動;
組織部分學校的師生走進洛川縣民俗博物館,感悟傳統文化民俗魅力,追憶英烈;組織開展行走的思政課,在徒步中追思,傳承紅色精神;組織開展主題班隊會,讓學生們用繪畫、詩歌、手抄報、講紅色故事、網上獻花、留言等,緬懷革命先烈,寄托哀思。吳起高級中學在中央紅軍長征勝利紀念園開展了“尋訪紅色足跡,緬懷革命先烈,弘揚長征精神,踐行立德樹人”主題祭英烈活動,吳起縣第二中學舉行了“追尋吳起紅色印記,傳承革命奮斗精神”祭英烈主題研學活動,使同學們在長征勝利的落腳地重溫了長征的史詩,感受了革命先烈的堅定信念和奮斗精神,受到了長征精神的洗禮和教育。延川縣紅軍小學開展了“緬懷革命先烈,傳承紅色基因”主題教育活動,不僅組織學生走進烈士陵園,開展了悼念活動,聽取了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跡,而且參觀了西北革命軍事委員會舊址,聽著講解員的講解,看著先烈們生前的一張張照片和一件件革命文物,見證著那一段紅色歲月,了解著那一段歲月的偉大壯舉,不僅使同學們思想得到了教育,精神得到了洗禮,而且給同學們心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記,播下了愛國主義的種子,紛紛表示要踏著革命先烈的足跡,好好學習,奮發向上,聽黨話、跟黨走,爭做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時代新人。
三、宣講紅色故事,引導青少年弘揚革命精神
各縣(市、區)關工委和學校為了把緬懷革命先烈引向深入,開展了紅色故事宣講活動,掀起了老少互動、師生互動,大講革命先烈故事的熱潮。志丹縣關工委會同有關部門組織縣城內紅軍小學學生在劉志丹烈士陵園舉行了祭掃活動,由“五老”雷恩升作了“清明追思祭英魂,傳承精神勵初心”的演講,由紅領巾小小講解員宣講了劉志丹的故事、紅都保安的故事,不僅深切緬懷了劉志丹烈士的英魂,而且使同學們受到了革命傳統的教育。
洛川北關紅軍小學的師生不僅以沉浸式體驗和多元化實踐,讓學生緬懷了革命先烈,而且以真實的歷史、生動的人物、形象的故事、難忘的畫面,講述了革命先烈的英雄感人故事,激發學生在宣講中汲取奮進的力量,引導學生以革命先烈為精神燈塔,勤奮學習、追求卓越,爭做新時代的小先鋒。宜川紅軍小學組織四年級的少先隊員通過一周的時間收集宜川的英烈故事,并在學校進行了“追思先烈遺風,勇擔時代使命”宜川英烈故事宣講活動。同學們用心動情地講解先烈們為了祖國和人民的利益,前赴后繼、不惜拋灑熱血、獻出自己寶貴青春和生命的英雄事跡,震撼著每一位同學的心靈,激勵著每一位同學以革命先烈為典型示范和榜樣引領,在前行的路上艱苦奮斗、行穩致遠。延安育才紅軍小學校長賈海娃為了把革命先烈的革命精神轉化為學生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而讀書學習的精神動力,在與學生互動中,鼓勵學生們:一要堅定信念,做紅色傳人;二要勤奮學習,做知識先鋒;三要強身健體,做陽光少年;四要樂于助人,做美德兒童,并要求同學們要以革命先烈為榜樣,繼承和發揚他們的優良傳統和崇高精神,堅定信念,努力學習,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而不懈努力。黃陵隆坊紅軍小學校長田育春在宣講開國將軍牛書申、“陜甘寧革命先驅”劉含初的革命精神時希望同學們一要做紅色基因的傳承者,二要做勤奮學習的攀登者,三要做文明新風的踐行者,讓革命先烈精神在校園永放光芒,在每一位學生心中生根開花,激勵同學們修身立德,勤學上進,爭做對國家、對人民、對社會有用的人。
四、舉行主題班隊會,引導青少年追尋革命先烈
各級關工委和學校還以舉行班會、少先隊會為抓手,推動緬懷革命先烈走深走實。洛川北關紅軍小學分年級召開特色隊會:低年級通過動畫和故事,讓學生了解清明節的由來和習俗,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中年級通過誦讀經典詩詞、講述先烈故事,讓學生感悟清明文化的博大精深;高年級通過演講、手抄報、書法等筆墨寄托對先烈的哀思、懷念和敬仰。延安北關小學根據學生年齡特點,一年級開展了“清明節知多少”探索活動,學生與家長共同制作習俗卡片;二年級用畫筆描繪“我眼中的清明節”;三年級講述英雄故事,傳承紅色文化;四年級舉辦詩詞誦讀活動;五年級學習先烈事跡,制作緬懷飾品;六年級圍繞“清明習俗新時代是否應該堅守”展開熱烈辯論,使同學們了解了清明文化,又受到了思想教育。志丹縣雙河鎮中心小學以“緬懷革命先烈,傳承紅色基因”為主題,召開班會,并將清明文化與紅色文化深度融合,通過多媒體課件的互動問答,既講述清明節慎終追遠的傳統文化,又講述邱少云、雷鋒等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跡,還組織本校小小講解員深入各班宣講了延安和志丹一些紅色經典故事,讓同學們重溫了那一段火紅的延安歲月,受到了深刻的革命傳統教育和紅色基因的傳承。志丹中華蘇維埃紅軍小學還特意舉辦了清明節主題班會,既向學生講述清明節的來源、習俗,又講革命先烈的革命精神、高尚品德、人格風范;既組織學生觀看教育視頻,又組織學生講觀感、談收獲;既組織學生自制白花,寄托對先烈的哀思,又組織學生開展“網上祭英烈”,讓學生與革命先烈“對話”,以豐富多彩的活動,讓學生沉浸在對革命先烈的深深緬懷之中,無不受到深刻的教育。
五、徒步紅色遠足,引導青少年走革命先烈之路
為了弘揚延安精神、長征精神,讓青少年以腳步丈量信仰,用汗水打磨意志,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各縣(市、區)關工委還組織各學校開展了徒步紅色遠足、紅色研學、紅色小長征活動。子長市關工委按市關工委的要求,精心組織全市各學校、幼兒園開展了“緬懷革命先烈,繼承革命傳統,爭做時代新人”主題教育活動。他們精心組織指導王家灣中心小學、南溝岔中心小學到王家灣中共秀延蘇維埃政府舊址、賀晉年故居、王家灣紅色教育基地研學;謝子長紅軍小學到謝子長故居研學,欒家坪中心學校組織學生紅色遠足,參觀十里鋪兵工廠舊址、陜甘游擊隊騎兵大隊紀念館,追尋紅色足跡,感受革命先輩的革命精神和艱苦奮斗精神。
宜川中學集團已連續13年組織學生開展“青春勵志行”紅色研學活動。清明節期間他們組織高一年級900名學生徒步114華里,前往瓦子街革命烈士陵園,緬懷革命先烈,傳承紅色基因,磨礪堅強意志。同學們早晨6時出發,一路上唱著紅歌、喊著口號,不怕苦和累,人人把這次徒步作為磨礪自己的意志,發揚延安精神的實際行動。中午時分,抵達目的地后,同學們唱國歌、默哀、獻花、宣誓,緬懷革命先烈,聽取了烈士精神講述,表達了對先烈的追思和敬仰。百里徒步磨礪了他們的意志,烈士陵園里的追思洗禮了他們的心靈,給他們上了一堂生動、跨越時空的行走思政課,使同學們受到了革命傳統教育和磨礪堅強意志的雙豐收。宜川縣第四小學、宜川縣初級中學等學校也紛紛組織開展了“清明祭英烈,豐碑勵童心”紅色研學活動,讓學生們在活動中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延安新區第一小學教育集團東關小學,組織五年級學生開展了“四八”烈士陵園祭掃徒步紅色遠足活動,徒步15公里。學生們個個精神飽滿、意氣風發,師生們相互鼓勵堅持,并以誦讀“紅軍不怕遠征難”詩詞和高歌少先隊之歌鼓勵自己。在陵園,同學們從瞻仰烈士墓碑、默哀、宣誓、到擦拭墓碑、敬獻鮮花,從為烈士獻詞到聽每一位烈士的英雄事跡,從細讀烈士碑文到聆聽烈士那一個個感人的故事,從聽南亞莉校長講英烈精神到同學們集體獻詞,使同學們了解了“四八”烈士的革命事跡,感悟了“四八”烈士的革命精神,更使同學們了解了中國革命史上一些重大歷史事件,重溫了那一段硝煙彌漫的戰爭年代。同學們高唱著《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齊聲發出“請黨放心,強國有我”的誓言。這是一次身體的磨煉,更是革命精神的傳承;這是一次清明節的祭掃活動,更是一次意義非凡的“行走的思政課”,使學生較之課堂上學到的知識更加豐富、更加鮮活,受的教育更加深刻、更加具體。
甘泉縣高級中學、初級中學、第二小學也組織師生以徒步30公里的小長征,前往勞山烈士陵園開展了祭掃活動,讓新時代的青少年在行走中追尋先烈的足跡,緬懷先烈的忠魂,感悟先烈的精神,磨礪自己的意志。甘泉縣職業中學也以周圍的革命舊址開展了“重走長征路,青春正當時”紅色研學活動,讓學生通過重走長征路,聆聽革命故事,體驗紅軍的革命斗爭精神,讓學生在行走的思政課中學史明志,傳承紅色基因,爭做時代新人。
![]() |
Copyright©1990-2024 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 http://m.1950555.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中國北京市東城區朝陽門內大街225號 郵編:100010 京ICP備18034403號-1 京公網安備11040102700075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