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江蘇省泰州市關工委與市文明辦、教育局會商,印發了《泰州市校外教育輔導站建設制度》,旨在更加有效地推動全市城鄉校外教育輔導站“強內涵、提質量、上水平”,更好地把其建設成為校家社協同育人的有效陣地和平臺,學校教育的延伸和補充,新時代文明實踐的紐帶和載體,關工委工作的主陣地和窗口,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長。
《制度》適應學校教育改革深化后的新形勢,中小學生校外活動時間越來越長和需求越來越多元,社會教育的責任越來越重,學生家長對社會教育的需求越來越強烈,聚焦習近平總書記在2024年在全國教育大會上重要講話精神,深入貫徹中辦國辦《意見》、省《實施意見》、市《規則》《職責》要求,認真總結全市校外輔導站17年特別是近幾年建設做法,借鑒外地外系統經驗,首次出臺的。《制度》立足目的性、針對性、操作性、系統性、規范性、前瞻性、實效性,制定了5個方面25項規章。
一、基礎保障方面,制定了目標達成、體系建設、吸納學員、隊伍建設、機制建設、主管部門協同推進等6項制度。其中,明確校外輔導站堅持以立德樹人、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為根本任務,為構建校家社協同育人機制助力添彩。積極利用學生課余和節假日,組織引導其前來校外輔導站參加作業督導、思想教導、才藝輔導、心理疏導、實踐指導“五導”活動,延伸和補充校家社教育。
改革就輔導站抓輔導站的工作思路,深化體系、功能、隊伍、制度四項建設,推進“四轉變”,積極走“1+4+N”多元輔導發展新路。依靠關工委落實黨建帶站建,健全市(區)校外教育輔導總站、鄉鎮(街道)校外教育輔導中心站、村(社區)校外教育輔導站和自然村輔導分站或“五老”工作室(輔導點)四級輔導體系。各級輔導站踐行“方便學員、滿足需求、免費輔導”理念,切實履職、錯位育人,突出輔導好留守、流動、困境“三童”和心困、德困、學困“三困生”以及家庭教育困難的學員家長,聚力實現“五好”建設目標。
二、職責任務方面,分解了校外輔導站班子成員、輔導員、心理咨詢員、安保員和活動組織的任務、責任要求。其中,規定堅持不開新課、不布置作業、不組織考試。在職優秀教師要把進站輔導作為延伸和補充學校教育的分內事,把進站學員視為自己的學生、子女對待,重點督導作業,參與特長和線上輔導。所有進站輔導員必須熟悉每個學員身心、學習、家庭等重要情況,做到育心育德育才并舉。咨詢員要仔細傾聽并如實記錄每位學員的咨詢訴求,有的放矢地疏導潤心;發現咨詢學員有心理障礙和可能發生治安事件,須及時向站長報告、與學員家長和輔導員及時溝通,共同配合加強干預措施;積極向輔導站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出謀劃策,宣講預防心理障礙科普知識。
三、輔導質效方面,細化了校外輔導站發揮育人作用、常態長效運行、拓展建設、特色教育、落實校站結合和拓展校站結合廣度深度等6項制度。其中,要求各級輔導站堅持“三段式”(每次輔導,分別安排1/3時間督導作業、德法教育和滿足興趣)“三制”(課業督導定班制、主題教育集中制、興趣愛好走班制)輔導,滿足育人要求和學員需求,實現輔導站吸引力和育人實效“雙提升”。推行中心站對下屬輔導站統排課程、統配教師、巡回輔導、動態管理,實行“五定”“五導”,實現名師共享、優質輔導、均衡發展。努力開設道德法治、紅色基因、主題教育、優秀文化、心理健康、社會實踐、文體娛樂、電腦操作、家庭教育等公共課,書法、繪畫、音樂、舞蹈、樂器、棋類、球類、健身、烹飪、機器人等特長課,更多地運用尋訪英模、社會實踐、互動討論、模擬法庭、鄉賢演講、生存環境體驗等形式。總站、中心站要聯動探索定課題、定講稿、定菜單、評優課的“三定一評”流程,開放式打磨公共課、特色課輔導通稿,為輔導站常態長效輔導提供教案支撐。要策應學?!半p減”政策和勞動課程落實,力推輔導站與青少年社會教育實踐陣地結合、與關工站聯合、與“五老”工作室(電子閱覽室)配合、與校家微信群(網上夏令營)耦合,邀請關工委宣講團隊成員、相關部門參與站內站外、線上線下輔導,滿足學員需求。要對送孩子進站的家長,重點開展形式多樣的法律法規、家教、心理等科普知識宣傳,助其提升家教能力。
四、規范運行方面,作出了校外輔導站工作例會、議事、通報、學習培訓、調研、學員活動、安全保護、人財物和文檔管理等制度性要求。其中,明確各級輔導站與班子成員和關工委、學校實行工作溝通協商制,聯手、配合推進校外輔導活動。中心站定期不定期向屬地宣傳、教育、文體衛、政法、農科、關工站、婦聯等單位通報校外輔導工作,交換重點學員信息。每月采取以會代訓形式組織駐站人員學習,動員堅持自學充電,適應工作需要。調研工作要弄清應進盡進的重點學員及底數、分布情況;弄清“三困生”的自身和校、家原因;弄清校外輔導工作常態長效的經驗或滯后的成因。各站須將進站學員安全自保教育列為公共課先講、必講科目,確保在開班第一周人人受教,與每位家長簽好《安全協議書》,制訂安全和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堅持每半年公開一次財務,每年向上級關工委、財政局報告經費使用績效和財產盤點情況。
五、評優表揚方面,制訂了評選“四優”(即優秀校外輔導站、輔導員、青少年教育實踐陣地、“五老”工作室)的基本條件、評選方法、表揚周期和激勵方式。其中,每3年評選一次優秀輔導站、教育實踐陣地,每兩年評選一次優秀輔導(宣講)員、“五老”工作室,分別按規定給予以獎代補。
據悉,泰州市校外輔導站2023年接納學員達104.5萬人次,占全省總數的1/8。
![]() |
Copyright©1990-2024 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 http://m.1950555.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中國北京市東城區朝陽門內大街225號 郵編:100010 京ICP備18034403號-1 京公網安備11040102700075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