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教育部關工委“五老”報告團成立大會暨首場報告會在南開大學舉辦。教育部原黨組成員、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原院長顧海良出席會議并作首場報告,天津市關工委常務副主任劉長喜、副主任魏大鵬,天津市委教育工委專職副書記孫志良出席會議,南開大學黨委書記楊慶山、天津市教育系統關工委主任劉十洲出席會議并致辭,教育部關工委主任李衛紅主持會議。
李衛紅指出,教育部關工委成立“五老”報告團,旨在充分發揮“五老”政治、威望、學術、經驗等方面的獨特優勢和在加強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思想道德建設等方面的引領作用,將德高望重、學識淵博、經歷豐富、樂于奉獻,且在本專業領域有較強影響力的老專家、老教師、老模范凝聚起來,建設共享共用高端人才庫,推出有深度、有溫度、高質量、高水平的報告,服務青少年健康成長。她希望,各級教育系統關工委要充分用好教育部“五老”報告團專家資源,將更多高水平報告帶到各類培訓班、送進大中小學;要建設好本地本校“五老”報告團,邀請更多“五老”加入,結合親身經歷講好黨的創新理論,講好新時代的偉大成就,為助力培養堪當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大任的棟梁之材貢獻獨特力量。
劉十洲從組織建設、制度建設、主題教育、工作品牌四個方面介紹了天津市教育系統關工委的工作情況和創新舉措。他表示,教育部關工委組建“五老”報告團,是新時代推進教育系統關工委創新發展的又一重大舉措,必將對青少年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不斷深化發揮重要作用。天津市教育系統關工委將繼續深入貫徹落實教育部關工委部署,努力學習先進經驗,不斷推進關工委工作高質量發展。
楊慶山在致辭中指出,南開大學高度重視關心下一代工作在高校育人工作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將“五老”隊伍視為寶貴財富、力量和資源。學校關工委自成立以來,形成了良好的工作傳統和經驗,為服務學校人才培養工作作出了富有實效的成績和貢獻。未來,學校將繼續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勉勵囑托,勇擔鑄魂育人的時代使命,努力培養更多可堪大用、能擔重任的棟梁之材,為教育強國建設支撐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和民族復興偉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教育部關工委“五老”報告團首席專家顧海良以《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題作首場報告。他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主要內容和科學體系開篇,深刻闡述了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對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劃時代意義,系統介紹了《決定》的結構和內容,沿著為何改、改什么、怎么改的邏輯線索,幫助與會人員全面深入理解讀懂《決定》的精神實質和總體要求,加深對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創新舉措以及方略布局的認識和掌握。大家紛紛表示,報告既全面系統、又突出重點,內容翔實豐富,對完整、準確、全面領會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推動教育系統關心下一代工作高質量發展具有很強的指導作用。
會上,教育部關工委常務副主任楊貴仁宣讀了《關于成立教育部關工委“五老”報告團的決定》。
與會領導共同為專家代表頒發聘書。會后7位報告團專家代表分赴天津市大中小學,圍繞黨的創新理論、理想信念教育、國際熱點問題、數字賦能、科普教育等開展集中宣講,受到師生廣泛歡迎。
教育部關工委“五老”報告團專家代表,部分省級教育系統關工委、津外高校關工委、天津市各級教育系統關工委負責同志,天津市教育系統“夕陽紅”報告團宣講員,約240人參加。
一起看看講座現場的精彩瞬間吧
中國民航大學
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原副院長仝華教授以《深悟紅色文化 提升綜合素質》為題開展講座。她從兩航起義講起,通過闡釋深悟紅色文化彰顯的中共黨史、崇高理想信念、深厚人民情懷,提升綜合素質,特別是思想政治素質,對講座主題進行多維度、深層次地解讀,帶領師生從多方面、多角度、多樣態感受紅色文化的科學精神和實踐內涵。
天津科技大學
清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原黨委副書記舒文副教授以《中國共產黨成立的歷史必然性和作出的偉大歷史貢獻》為題開展講座。講座回顧了中國共產黨作為百年大黨所經歷的四個歷史時期,帶領青年學生讀懂中國共產黨、讀懂中國歷史。最后,他引用《人民日報》“中國共產黨百年述職報告”,教育引導廣大黨員、青年學生永遠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繼續前行。
天津實驗小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陳志英教授以《腳踏風火輪去飛翔》為題開展講座。他以師生喜愛的哪吒腳踏風火輪的神話故事引入,講清“風與火”的飛機升力與動力原理。他結合四大航空發明——中國古代的風箏、孔明燈、竹蜻蜓和爆竹中的相關科學知識,闡明飛機的飛行特性,并講述中國空間站的建造、中國載人航天工程三步走的實現等內容,激勵學生們要樹立攻堅克難的科學探索精神,將科學家精神傳承下去。
天津現代職業學院
哈爾濱工程大學原黨委副書記、副校長魏潾教授以《阿以沖突的來龍去脈》為題開展講座。他就阿以沖突的歷史背景、現狀和發展趨勢、主要問題和挑戰、解決方案和前景等方面,結合當前國際形勢和地緣政治格局,對阿以沖突的影響和意義進行了深入淺出地講解和闡述,帶來一場形勢政策大思政課。
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
華東師范大學教授、全國勞動模范包起帆以《明天你也會是勞模》為題開展講座。他結合個人經歷,生動闡述了自己對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的理解。他告訴師生們,愛國是創新之本,敬業是創新之根,誠信、友善是創新之源,只有具有奉獻精神的人,才能成為一名國之棟梁;只有通過團隊的互幫互助、共同成長,才能更有效地完成技術革新。
天津財經大學
江南大學人文學院原院長陳明選教授以《數智賦能:為未知而教 為未來而學》為題開展講座。他通過分析人工智能給教育帶來的挑戰與機遇,反思學與教中的問題,解讀了教育數字化轉型的內涵特征,并就教育為什么要面向未來、AI如何賦能未來兩個問題,從育人目標、學習內容、學習方法、學習場域等維度談了自己的思考。
天津濱海汽車工程職業學院
湖南省社會科學院原黨組書記、院長,長沙縣開慧村黨支部第一書記朱有志教授以《我與開慧村的故事》為題開展講座。他講述了自己與開慧村的深厚情緣,從廳級干部退休后成為基層干部,15年來,作為長沙縣開慧鎮開慧村黨總支的第一書記,他與村民們同吃住、心連心、共奮斗,引領開慧村走向富裕和繁榮,最終成就了“中國美麗鄉村百佳范例村”的美譽。他勉勵同學們,要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托,堅定不移聽黨話,矢志不渝跟黨走,立志做不負時代、不負韶華、不負黨和人民的新時代好青年。
發揮“五老”優勢
凝聚育人力量
建立共享高端人才庫
推出一批
有深度、有溫度
高質量、高水平
理論報告
教育部關工委“五老”報告團
開講啦!
![]() |
Copyright©1990-2024 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 http://m.1950555.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中國北京市東城區朝陽門內大街225號 郵編:100010 京ICP備18034403號-1 京公網安備11040102700075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