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趙若郡 本報通訊員 喬沛基 楊曉露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做好關心下一代工作,關系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2024年,在省委正確領導和中國關工委精心指導下,省關工委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關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省委常委會對關工委工作提出的具體要求,全面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新時代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工作的意見》和我省實施意見,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盡己所能,積極作為,為青少年成長厚植精神沃土,為基層治理注入“銀發力量”。
凝心鑄魂強引領
真理之光照耀前路,思想洗禮一以貫之。
全省各級關工委和廣大“五老”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堅守關工委工作的大方向、大原則、大目標。
學有收獲。認真落實黨委組織部干部教育培訓計劃,全省各級關工委舉辦培訓班、學習會1874次,培訓65萬人次,提高理論素養、堅定理想信念、升華覺悟境界。省委黨校、周口市委黨校將關工委工作納入主體班培訓課程,有效擴大了關心下一代工作在黨政干部中的認知度、影響力。
講有實效。省關工委、省教育廳關工委對省青少年德育宣講團成員進行調整優化。在全省,各級關工委組織報告團開展宣講1.2萬場,宣傳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幫助廣大“五老”、青少年和群眾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根植于心中、落實到行動上。
研有成果。組織召開全省關工委理論研究座談會,形成《關于“五老”工作室建設的實踐與思考》《關于新鄉市“五老”助力鄉村振興情況的調研報告》,被中國關工委評為2024年度優秀調研報告。與省社科院聯合開展理論研究,形成的理論文章《微光成炬 星火燎原——河南關心下一代工作發源發展四十年實踐探索》先后在《中州學刊》《河南日報》刊登,并收錄至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中國關工委主任顧秀蓮批示:“文章寫的很好,具有指導意義。文章能在核心期刊發表,為關工委爭光。為你們高興,向你們祝賀。”
固本強基促發展
堅持黨對關工委工作的全面領導,是新時代關工委工作的根本保證;抓基層、打基礎,是關工委工作發展的內在需要。
全省各級關工委始終堅持以黨的建設帶動關工委建設,以“帶”促“建”,不斷增強全省關工委工作的政治性、先進性、群眾性。
工作制度進一步健全——
開封、鶴壁、漯河、駐馬店關工委領導班子得到充實加強;許昌實現市縣兩級成員單位聯席會議制度全覆蓋;三門峽將重大問題提請成員單位聯席會議研究;南召縣關心下一代工作與退役軍人工作實現組織聯體、陣地聯建、資源共享,形成共同關愛服務青少年健康成長的工作氛圍。
組織覆蓋進一步擴大——
聯合省委組織部、省直工委、省委老干部局,持續推進省直單位關工委工作,帶動了一大批市直、縣直單位和國有企業成立關工委。省工商聯強化關工委工作政策宣傳,引導民營經濟人士積極投身關心下一代事業;安陽市關工委召開成立40周年紀念會,建設全國首家關工委史館,打造了宣傳關心下一代工作、引領青少年健康成長的基地與窗口;周口依托離退休干部黨支部,廣泛建立了一批“五老”工作室。2024年,全省新建關工委組織2766個,新增“五老”工作室1364個,基層工作實效不斷提升。
“五老”作用進一步發揮——
注重“五老”隊伍發動和管理機制創新,動員更多有熱情、有能力、有愛心的“五老”參加關心下一代工作。開封在市縣鄉村四級關工委建立“五老”人才臺賬;鶴壁充實6個“五老”關愛服務團;焦作組建老公安、老法官、老檢察官、老律師四支專業團隊,突出“五老”專業化、品牌化、特色化、優質化。
多維賦能育新苗
少年興則國家興,少年強則國家強。
在河南,紅色故事潤物無聲,激勵著全省青少年賡續紅色血脈、樹立遠大理想。
深化青少年黨史學習教育。在中共洛陽組誕生地紀念館舉行全省關工委“青少年黨史學習月”啟動儀式;在信陽大別山舉辦“紅星照耀我成長”第五期全省優秀中小學生紅色夏令營;平頂山組織主題研學營,從紅色文化、紅色故事、紅色文物中汲取前行力量。全省4.3萬名“五老”參與“四史”教育活動,受教育青少年402萬人次。
深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省關工委、團省委、鄭州市關工委聯合啟動“傳承雷鋒精神 爭做時代新人”全省關工委學雷鋒活動月,鄭州、鶴壁、新鄉、許昌、駐馬店、中原油田等地同步開展,形成了人人學雷鋒、人人當雷鋒的生動局面。洛陽、平頂山、漯河組織“中華魂”主題教育;在學習強國、頂端新聞推出21期“思政微課堂”,點擊量達200多萬次……紅色基因代代相傳,全省1531家關心下一代教育基地充分發揮作用,讓青春與時代同向同行。
一枝一葉總關情,點點滴滴暖人心。一年來,一項項務實舉措、一次次關愛幫助、一個個“銀發”身影,正用大愛托舉起祖國明天的太陽。
積極開展“鄉村振興關愛助學”活動。持續關注農村留守兒童、流動兒童、事實無人撫養兒童等青少年群體,3.8萬名“五老”積極參與“一對一”結對關愛活動。各級關工委籌集善款、物資1.1億元,幫助24.5萬名學生解了燃眉之急。
深化“講政治、育新人,學科技、促振興”活動。省直工委、省農業農村廳關工委開展青年實用人才培訓調研活動,引導青年干部提升解決實際問題的本領;新鄉組建“五老”科技服務團,帶動一批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創業創新群體。各級關工委幫建、優化新型農業經營實體2682個,培訓農村青年38.2萬人。
推進家校社共育機制建設。商丘開展“‘未’商護航·多彩假期”社會實踐活動;南陽制定困境青少年成長計劃,建立“五老”分包困境青少年幫扶活動記錄;濟源開展“代理爸媽”活動,建立關愛檔案、規定“八個一”職責。各地的實踐,成為探索共育機制的鮮活注腳。
持續開展法治教育活動。省關工委、省委政法委、省教育廳等七部門聯合印發《關于進一步深入開展“關愛明天、普法先行”青少年法治宣傳教育活動的意見》。濮陽舉辦反電信網絡詐騙宣傳、“心沐陽光·共筑未來”心理健康教育等活動。2024年,全省各級關工委開展普法活動1.68萬場,受教育青少年401萬人次。
老驥伏櫪,壯志猶存。在廣袤的中原大地上,3.6萬名“五老”參與基層社會治理,2024年預防和化解各類矛盾糾紛4.2萬件。
2024年,全省關工委系統有3個單位、9名“五老”榮獲全國離退休干部先進集體、先進個人稱號。榮譽屬于全省各級關工委和每一名“五老”。
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是“十五五”發展謀篇布局之年,也是省關工委成立40周年。省關工委將認真落實省委要求,聚焦“四高四爭先”,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堅持發揮“五老”優勢作用,結合實際、主動作為、奮勇爭先,推動關心下一代事業再上新臺階。
![]() |
Copyright©1990-2024 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 http://m.1950555.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中國北京市東城區朝陽門內大街225號 郵編:100010 京ICP備18034403號-1 京公網安備11040102700075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