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農村孩子在陽光下健康成長
甘肅省天水市麥積區青少年幫教中心是麥積區關工委發起成立的群眾性救助組織,以普法宣傳、心理教育和法律援助為主要任務,隸屬關工委管理。近年來,幫教中心認真落實中辦、國辦《關于加強新時代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工作的意見》精神,緊盯農村留守、困境、流動少年兒童問題,大力開展關愛幫扶和教育服務活動,探索出一條“五老+社工”的服務新路子,為助力鄉村振興發揮了積極推動作用,被中國關心下一代委員會授予“全國優秀兒童之家”榮譽稱號。
一、守好關愛幫扶“責任田”。
幫教中心作為關工委普法幫扶陣地,認真落實黨中央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戰略部署,每年組織“五老”深入農村,積極開展普法教育、干預矯正、法律幫扶等活動,助力鄉村振興。2019年,幫教中心僅有4名“五老”人員,面對全區農村青少年問題,“五老”很難全面顧及。2021年,幫教中心號召青年志愿者,組建“五老”+“社工”服務隊,同時在17個鄉鎮各組建1名“五老”+1名鄉鎮干部的關愛巡邏隊,青少年的問題由巡邏隊、幫教中心、鄉鎮關工委、派出所、司法所聯合解決,形成了普法幫教“1+17”工作網,為平安村鎮建設拉起了防護墻。甘泉鎮謝崖村孤兒小紅(化名)性格孤僻,不聽管教,輟學、偷盜、露宿、乞討現象時有發生,成為鎮上的一件揪心事。經巡邏隊反映,幫教中心聘請心理專家和律師,多次上門看望,給予心理治療,最終幫助小紅重返校園、回歸正常生活。2021年以來,幫教中心和鄉鎮關工委,累計幫助解決農村問題青少年22名,轉化失足青少年4名,一些家庭的麻煩事、村里的頭痛事、鄉鎮的揪心事得到有效解決。近幾年,一些鄉鎮領導、村組干部和學生家長經常來到區關工委辦公室,拜訪請教、感恩致謝,關工委的影響力不斷擴大。2022年,經區關工委申請,區委、區政府專門劃撥一間60多平方米辦公用房,用于幫教中心辦公,同時掛牌成立青少年心理服務中心。“關心保護下一代健康成長是區委、區政府的重要職責,我們關工委的老同志更要走在前、作表率,守好這塊‘責任田’”。幫教中心主任、退休老教師霍金滿釘截鐵斬說道。
二、愿做普法路上“守護人”。
幫教中心以“五老”為主體,有一生從警、熟悉法治的老公安,有熱愛教育、治學有方的老校長,有大學退休、回鄉賦閑的老教授,有兼職服務、志愿奉獻的青年工作者等等。他們把對黨和人民事業的熱情融入到青少年幫教工作中,定期進鄉鎮、進村組、進家庭,講黨史國史、講法律法規、講國學經典、講家風家規。2023年,他們先后開展以案說“法”報告會、青少年模擬法庭、“護航成長”講座等活動60多場次,對10名農村問題青少年進行了個案輔導,發放青少年應知應會法律知識宣傳手冊8700多份,成為行走在鄉村的“銀齡助教”志愿隊。霍金滿同志跟蹤聯系6名農村問題青少年,每半年電話聯系一次,有問題及時聯系家長專家教師糾正轉化,僅下鄉回訪他們的車費多達900多元。2023年,2名“問題”初中生順利進入市級重點高中,1名“問題”高中生考入省內重點大學。霍金滿同志被國家婦聯授予“全國維護婦女兒童權益先進個人”榮譽稱號。“幫教中心為鄉村振興和平安麥積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帶動作用,從他們剛起步的主動獻愛心到現在的大家找上門,離不開他們的執著追求和無私奉獻”。區關工委干部這樣稱贊幫教中心。
三、甘當鄉村振興“助推器”。
麥積區屬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區),外出務工人員和農村留守兒童較多,青少年普法幫教面臨諸多困難和挑戰。幫教中心結合實際,量身制定關教方案,組織“問題”青少年、有偏差行為青少年、有心理障礙青少年等群體,舉辦“牽手童心、筑夢成長”夏令營、“童伴支持”體驗式團體活動,加強溝通交流,促進問題青少年心理能力和行為建設。從2021年開始,幫教中心已在8個鄉鎮組織開展關愛幫扶和法律援助活動,200多名青少年參與。一位村民接受媒體采訪時說:“自從孩子參加了關工委的幾次活動,性格變了,精神變了,想法變了,全家人很欣慰”。近幾年,多個鄉鎮開始主動聯系幫教中心,工作量日益加大,業務范圍逐漸增多。面對這一情況,幫教中心“五老”的出行成為最大困難。有時由鄉鎮派車接送,有時下鄉乘坐公交車,有時由關工委申請公務車輛,有時由老同志自費租車。“沒經費,大家湊”。這是經常掛在霍金滿口頭的一句自嘲語。在他的鼓舞和帶動下,幫教中心不斷凝聚“五老”和青年志愿者,有智者獻智,有力者出力,有車者出車,成為全區乃至全市老同志助力鄉村振興的一道亮麗晚霞,必將煥發最絢麗的“銀色風采”。
![]() |
Copyright©1990-2024 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 http://m.1950555.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中國北京市東城區朝陽門內大街225號 郵編:100010 京ICP備18034403號-1 京公網安備11040102700075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