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家庭家教家風建設的重要論述,推動《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宣傳普及和貫徹實施,山東省濱州市委、市政府決定全力打造全國“家校社共育與家長教育”新高地,并將其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在中國關工委、省關工委的精心指導下,中國關工委批復同意,濱州成為家長大會的長期舉辦地,并于2023年、2024年分別成功舉辦了第六屆、第七屆家長大會。
1.家校社共育“濱州模式”持續賦能
濱州家校社共育實踐區建設活動已走過10年歷程,濱州作為全國第一個“家校社共育”實踐區和家長大會的發源地,探索出了“黨委政府主導、教育部門主抓、專家團隊引領、教師先行示范、家長全員參與”五方共建的家校社共育“濱州模式”,在全國近200個縣(市、區)復制推廣,先后4次榮獲“家校社共育優秀實踐區”榮譽稱號。家長大會的社會影響力和品牌引領力不斷提升,已成為全國“家校社協同育人與家長教育”的重要交流平臺、宣傳平臺和工作推進平臺。近年來,濱州圍繞家校社共育、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又進行了一系列新探索、新實踐,比如,正在打造全國首個“心安城市”,打造“書香濱州”,正在建設國家兒童友好城市,成為全國首個“部省共建國家職業教育創新發展高地試點城市”。
2.黨委政府高度重視,頂層設計引領發展
市委、市政府將家庭教育納入經濟和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出臺《家庭教育實驗工作實施方案》、《指導推進家庭教育五年規劃(2021—2025年)》等一系列重要文件,為家校社協同育人工作提供了堅實的政策保障。市政府辦公室印發《“家校社共育與家長教育”新高地建設實施意見》,進一步明確市關工委、市教育局、市婦聯等13個部門承擔的工作職責,建立聯席會議工作制度,確保這項工作長期扎實推進。為認真落實教育部辦公廳、中國關工委等17部門《家校社協同育人“教聯體”工作方案》,近日,市關工委聯合有關部門深入基層調研,分別在陽信縣4萬名家長和濱州實驗學校5000余名家長中開展問卷調查,并先后2次召開由部門負責同志、家長、教師、“五老”志愿者、專家等參加的座談會,經過認真分析研究,形成《濱州市家校社協同育人工作調研報告》,市委主要領導給予肯定性批示。市關工委依托駐地高校,在全省成立首家市青少年教育發展研究中心,致力于加強對關心下一代工作尤其是家校社協同育人工作的研究,努力形成一批制度成果和實踐成果。
3.教育部門主抓落實,家校合作深入推進
市教育部門統籌規劃家委會、家長學校建設,實現全市400余所中小學家長委員會和家長學校的全覆蓋。在此基礎上,建立家庭教育骨干專家隊伍、家庭教育及心理健康專業教師隊伍、有意愿有特長的優秀家長隊伍“三支隊伍”,為家長提供優質教育服務。市關工委、市教育局聯合出臺《關于加快家庭教育課程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聚焦培養“學習型、智慧型和成長型”家長的工作目標,以家長教育課程體系建設為抓手,通過廣泛組織開展家長教育,引導廣大家長主動擔負起家庭教育的主體責任,牢固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與孩子共同成長、共同進步。市關工委、市婦聯等部門通力協作、各負其責,一體化開展家長教育進校園、進機關、進企業、進社區、進景區、進家庭等活動,協同育人領導機制和覆蓋城鄉的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不斷完善。
4.專家團隊引領方向,專業指導提升質量
濱州市與北京三寬教育研究院等專業機構建立長期合作關系,開設各類家校共育大課堂,提升家長教育的專業化程度,從“合法家長”走向“合格家長”“優秀家長”,凝聚起協同育人格局中最前端、最關鍵、最廣大群體的正向力量,發揮出育人最大效應。此外,還組建了市縣兩級“全環境立德樹人”家庭教育宣講團,圍繞家長教育理念、內容、方法等開展巡回宣講和專題訓導,促進家校社之間的高效互動。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在全市率先成立縣級層面的家校社共育委員會,搭建起家校社溝通的橋梁和紐帶,轄區內學校開發區一中開設“秦皇河大講堂”,中海中學依托山東師范大學成立“志愿講師團”,西海小學招募“鄉村教育合伙人”等積極舉措,不斷為家校社協同育人開創新局面。
5.教師先行示范帶動,家校共育氛圍濃厚
濱州市將家庭教育指導納入教師業務培訓的重要內容,實施教師觀念重塑工程,培養了一支既擅長教育教學又精于家長教育的師資隊伍。這些教師在家校共育工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通過家長會、家訪等形式加強與家長的溝通與合作,形成了家校共育的良好氛圍。鼓勵和支持教師考取家庭教育指導師專業資格證,重視培養家庭教育“種子教師”,通過系統培訓和學校引導,提高教師家庭教育指導能力。
6.家長全員參與共建,協同育人成效顯著
濱州市積極引導家長參與學校管理和教育過程,通過微信群、家委會、家長學校等渠道加強與學校的聯系。家長不僅關注孩子的學業成績,還積極參與學校的各項活動,凝聚教育合力。家校社共育的深入實施,使學生的行為習慣、學習態度等方面發生了可喜變化,教育生態得到全面重塑。市關工委家庭教育宣講團成員王秀芳在濱城區第六中學建立“五老”工作室,常態化開展家庭教育宣講和知識普及活動,收到良好效果。陽信縣實施“同愛共育,點亮萬家燈火”計劃,2024年以來,舉辦260場家庭教育專家宣講報告,受益家長5萬余名,有效提高了家長的教育水平和能力。下一步,市關工委將繼續按照中國關工委部署要求,在省關工委有力指導下,借助家長大會這一平臺,充分發揮其對話、交流、合作、宣傳和資源整合等作用,持續擦亮品牌。堅持德智體美勞“五育并舉”和學校、家庭、社會、網絡、心理“五力齊發”,積極探索新的體制機制,不斷創新共育模式,全力打造全國“家校社共育和家長教育”新高地,努力為做好新時代家校社協同育人工作貢獻濱州智慧。
![]() |
Copyright©1990-2024 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 http://m.1950555.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中國北京市東城區朝陽門內大街225號 郵編:100010 京ICP備18034403號-1 京公網安備11040102700075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