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扶兩創”幫扶青年農民創業
習近平總書記曾作出“扶貧必扶智”的重要指示,2024年3月,他又強調,要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湖南省辰溪縣關工委自2012年開始,在農村探索扶志、扶技、扶創業,創建青年農民創業示范基地、培育青年農民創業之星,引導更多青年農民投身現代農業大潮,帶頭致富助推鄉村振興為主題的“三扶兩創”探索和實踐,助力了鄉村振興和農村人才培養,豐富和拓展了關心下一代工作的內涵和外延,有力推動了關心下一代工作的高質量發展。縣關工委2016年被評為湖南省“關心下一代工作先進單位”,2018年和2023年兩度被評為懷化市“關心下一代工作先進單位”,2021年被湖南省關工委和省文明辦評為“關心下一代工作創新獎”, 2023年11月15日,湖南省關工委主任楊泰波在辰溪縣調研關工委特色工作時和2024年4月湖南省關工委“三扶兩創”專題調研組都給予了充分的肯定。
他們的做法和經驗是:
一、堅持正面引導,樹立創業典型
首先在全縣開展廣泛調查研究,與鄉村干部、農民群眾探討“新時代青年農民在農村能干什么?怎么干?”的解題方法。調研中,發現了不少有志、有識、有為青年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和自身特長創辦各種實業,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和經驗,他們的實踐提供了很好的解題模式。于是,縣關工委決定把開展“三扶兩創”列入工作重點,堅持正面引導,樹立典型,從精神和物質上鼓勵,行動上幫扶,激發農村青年創業熱情。2012年,縣關工委先后在全縣開展青年農民創業標兵評選表彰活動,評選了10名首屆青年農民創業標兵,10多年來,全縣共評選各類青年創業典型30多人次。
二、熱情鼓勵挑重擔,培育農民創業星
“三扶兩創”,“扶志”,是關鍵,辰溪縣十分注重培養和鼓勵優秀青年農民勇挑鄉村建設重擔,為改變鄉村面貌貢獻智慧和力量。柿溪鄉溪口村屬于大洑潭電站建設移民搬遷村,因一些問題得不到及時解決,留下了許多棘手的遺留問題,村里公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群眾意見很大,成了典型的上訪村;班子成員老化,支書接班人是一個急待解決的問題,村民和黨員都覺得時任村主任的張賢祥是位很好的領頭人選,但他自己在縣城附近有家年收入20多萬元的磚廠,孩子又在縣城讀書,家里事情非常多,家人也不同意他擔任書記,“五老”和村民紛紛上門去做他們的工作,縣關工委和鄉黨委也因勢利導,鼓勵和動員他挑起了村支書重擔。張賢祥接受任務后,不負眾望,在短短12年時間里,他游走在當事各方,苦口婆心,成功化解各類遺留問題,贏得了村民人心,凝聚了支持力量;他集約700多畝土地建設葡萄產業園、桃花島百果園,實現了“月月有花開,季季有果摘”,在400畝庫汊水面培育沅江魚養殖等三大村集體經濟支柱產業,集體經濟年經營收入超400萬元,集體資產過億元;他大膽嘗試走精品農業+文旅休閑+生態康養之路,打造“沅水明珠”“鄉村微城”目標,持續爭取上級項目資金支持,先后建起了龍舟碼頭、露營基地和長達3公里的環村油沙公路,沿河沿路旁先后栽種了水杉、銀杏、紅豆杉、紫薇等名優樹種,引導村民打造“沿溪咖啡館”、“自行車租賃服務”、“沿河超市”、“特色民宿”等等。目前,全村共有53個創業項目,節假日里,每天慕名前來溪口打卡休閑觀光的游客達3000多人次,成了懷化十大網紅打卡地;村里擁有村幼兒園和幸福小院各一所的“小康”村,實現了幼有所托、老有所養。已由有名的上訪村、問題村、貧困村變成了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湖南省美麗鄉村示范村、“優秀村規民約村”、鄉村振興示范村、鄉村旅游網紅村,“留守兒童”由之前的180多人銳減到12人,村集體經濟“村莊整體開發”模式入選《湖南集體經濟百村案例》。張賢祥本人自2012年以來,先后被授予辰溪縣首屆青年農民創業標兵、勞動模范、“雙創明星”、懷化市優秀黨支部書記、湖南省村莊清潔行動先進個人等一系列榮譽稱號。
三、暖心服務到家,化解創業難題
創業,他們有膽識,有雄心;但創業路上,他們也有艱辛,有困難。辰溪縣關工委堅持做到領導給力、宣傳助力、技術增力,把“三扶兩創”落實落細。領導給力。首先是給予政策支持。爭取縣委、縣政府在政策允許的范圍內,都會給青年農民創業給予項目和資金支持;二是給予精神支持,縣關工委除本系統開展青年農民創業評優外,還積極推薦參加縣委、縣政府的“雙創”(創業、創新)明星評選;三是領導當導師,解難題。縣關工委和各級黨政、部門領導都會第一時間幫青年農民解決創業難題。宣傳助力。縣關工委充分利用各種途徑,爭取媒體支持,宣傳他們的創業成果、經驗和貢獻,擴大知曉度,增強影響力。充分利用關工委宣傳力量強、力度大的優勢,積極向上級媒體投稿和推介,每年在中央、省、市、縣各級上稿100余篇,宣傳報道推廣青年農民創業事跡。技術增力。“三扶兩創”, “扶技”即“扶智”很重要,辰溪縣關工委充分發揮“五老”科技工作者的優勢,為青年農民創業提供技術服務,切實幫助他們解決創業路上遇到的技術難題。縣農業農村局和畜牧水產事務中心關工委每年組織數10名“五老”科技人才,上門對口幫扶,提供技術服務。僅2023年,退休畜牧師鄭芝杰、劉國慶下鄉11個鄉鎮,28個村組,出診106天,義診病畜1200多頭,挽回經濟損失500多萬元。
![]() |
Copyright©1990-2024 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 http://m.1950555.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中國北京市東城區朝陽門內大街225號 郵編:100010 京ICP備18034403號-1 京公網安備11040102700075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