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五年,在省委的堅強領導和中國關工委的精心指導下,全省各級關工委和20多萬“五老”骨干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關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和考察浙江重要講話精神,突出政治性、發揮先進性、厚植群眾性,推動下發一攬子關工委工作的規范性政策,謀劃實施一系列符合“五老”所能、青少年所需的關愛項目,打造形成一批改革創新、塑造優勢、走向全國的工作品牌,取得了豐碩的實踐成果。
五年來,我們高舉旗幟、凝心鑄魂,薪火賡續的基因底色更為鮮亮。
1.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立魂
●1800多個“五老宣講團”“關心下一代報告團”“銀芽快講團”等宣講隊伍,開展6萬多場次紅色報告會,覆蓋1000多萬人次。
●1.2萬名“五老”開展“‘八八戰略’五老說”“五老說共富”“銀齡講學計劃”等宣講活動,編印650萬多冊鄉土讀物,制作1400多個微視頻。
2.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立德
●一年一主題,開展“老少同聲頌黨恩 攜手奮進新征程”“喜迎二十大 永遠跟黨走 奮進新時代”“紅船領航成長 強國復興有我”等青少年教育實踐活動。
●開展“青少年黨史學習月”、“我是亞運小主人”文明實踐、“關心下一代·潮聞小記者”采風訪談、全省愛國主義主題讀書征文、大中小學生暑期社會實踐等實踐活動。
3.以紅船精神立心
●打造96家“浙江省關心下一代教育基地”,推出“百個基地紅色行”研學地圖,組織4.2萬多場研學實踐。
●選樹100名“紅船精神優秀宣講員”、100名“紅船好少年”。
●1700名“五老”擔任中小學校外思政輔導員、高校特邀黨建組織員。
●培育“一老一小”交互式宣講品牌,搭建“紅領巾+五老宣講團”“五老帶五小”“5060+8090銀青對話”等宣講平臺。
五年來,我們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浙里關愛”的溫暖指數不斷提升。
1.助力鄉村振興,共富育苗可感可及
●組織1700多名老農技專家聯村結對258個“農村‘雙帶’青年共育基地”“共富工坊”“鄉村工匠”“鄉村文化驛站”。
●深化“十萬‘五老’結對關愛農村未成年人”,參與2800多家關愛陣地的建設管理,幫扶2.9萬多名留守兒童、困境兒童、流動兒童。
●推動構建關心下一代公益共同體,建立45家關心下一代基金會,設立153個專項基金,每年募集上億元公益金、惠及5萬多名困難青少年。
●實施“愛心圓夢”“浙京英才”等公益品牌,每年孵化15個“浙里關愛”創投項目。
2.助力高質量教育體系建設,協同護苗精心精彩
●開展“共建高質量教育現代化共同體”“老校長支教”等城鄉學校結對活動,推動教育發展成果共建共享。
●開展“追光計劃·開學第一課”“相見美好·美育下鄉”“浙育青苗公益基地”等素質教育項目,創辦校園勞動農場、科普實驗室、少年航校、非遺工坊。
●1.1萬名“五老”創辦7000多所“假日學校”,服務64萬多名新居民子女、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和雙職工子女。
3.助力“法治浙江”建設,法治潤苗走深走實
●開展“關愛明天 普法先行”“關心下一代網上律師事務所”“法在心中”“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層行”等青少年法治教育活動。
●組織1380多名老政法工作者、公益律師等擔任法治副校長,開展3900多場次普法講座。
●340多個法治關愛團打造多個幫教平臺,4500多名“五老”參與教育轉化、觀護幫教、矛盾調解、法律援助。
五年來,我們守正創新、實踐探索,老有所為的時代舞臺愈加寬廣。
1.服務基層治理展現新作為
●390多個家風家教宣講團開展“‘五老’弘揚好家風好家教”“孝老敬賢月”“五老家風育禾苗”“關老師的一封信”“尋找小孝星”等活動。
●參與家長學校、家教學堂等建設,編輯《祖輩的智慧——隔代教育指導手冊》。
●1.2萬多名“五老”建立1800多個“五老”工作室。
2.服務企業生力軍隊伍打開新局面
●建立6722家民企關工委,動員3520名老企業家擔任關工委主任、1.2萬名老干部擔任“五老”助企聯絡員。
●2380名老勞模擔任關工委導師,促成銀雁礪才、師徒結對、技能幫帶等1.6萬對。
●打造150個企業關心下一代教育基地。
3.服務青少年所需取得新拓展
●每年開展關心下一代“大走訪大調研大服務大解題”活動。
●組織“五老”專家團隊積極建言獻策,推動留守兒童關愛、未成年人犯罪家庭教育問題、城鄉現代社區建設、專門學校建設等提案議案。
●打造新星網站、“浙江關心下一代”微信視頻號、“浙里關心下一代”應用等多媒體矩陣。
●利用信息化載體,采集5.3萬名“五老”骨干、7700多名困難青少年信息,點對點幫扶2400多人次,發放1430萬公益金。
五年來,我們黨建統領、深化改革,整體協同的工作格局日益形成。
1.“黨建帶關建”機制進一步健全
●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出臺《關于加強新時代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工作的實施意見》。
●建立浙江省關工委成員單位聯席會議制度,健全各級關工委議事協調制度。
●下發《浙江省關工委工作規則》,推動各級關工委章程、重點項目清單、目標考核等機制建設。
●穩妥推進各級關工委機構與組織部門、老干部工作部門等合署進程。
2.組織網絡基礎進一步夯實
●全省共建有關工委組織3.8萬個。
●逐級規范市、縣(市、區)、鄉鎮(街道)、村(社)等四級組織體系,覆蓋100%的鄉鎮(街道)、92%的村(社)。
●深度融入基層黨建和社會基層治理格局,在5220所學校、1191家機關事業單位、127家行業協會和商會建立關工委組織。
3.“五老”隊伍凝聚力進一步增強
●聯合9部門,印發《發揮“五老”隊伍在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作用的工作意見》。
●聯合12部門,印發《發揮“五老”隊伍優勢作用 實施“銀雁關愛”行動實施方案》。
●80%以上縣建立了由3名以上老同志組成的關工委主任常務會議班子。
●建立“五老”學習輪訓、工作補貼、探望慰問、榮譽宣傳等保障制度。
![]() |
Copyright©1990-2024 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 http://m.1950555.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中國北京市東城區朝陽門內大街225號 郵編:100010 京ICP備18034403號-1 京公網安備11040102700075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