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史學習教育工作條例》強調“重視發揮老干部、老戰士、老專家、老教師、老模范參與黨史學習教育工作的作用。”顧秀蓮主任、趙國紅主任分別講話部署。為此,沈陽市關工委超前謀劃、主動作為、創新形式、豐富內容,以“四專四紅”舉措推動青少年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
一、專心老少共享紅色講座,讓黨史教育“熱”起來
市關工委采取集中調研、參觀學習、聽取匯報、座談交流等方式,對基層關工委進行調研,結合實際推進青少年黨史學習教育并舉辦培訓班,請楊大勇、劉長林、盛雷、王雅文分別作輔導講座,多措并舉推動各級關工委和“五老”報告團深入青少年宣講,全市339個“五老”宣講團2556人,作報告4429場次,受教育青少年70余萬人次。開展黨史文化育人活動6659次,參加活動青少年40萬余人次。
“菜單點課,一站選齊”。各地組織“五老”報告員集體精心備課,召開黨史學習宣講材料調講會交流、點評,相互提修改意見、建議,改進宣講內容,形成宣講資料庫,為中小學黨史學習提供“菜單式”服務,宣講內容“一站選齊”。
特色宣講,各顯神通。基層關工委因地制宜講“圖書館黨課”和“涼亭黨課”,講紅色“六地”文化和解放戰爭時期犧牲在沈陽的張強、賀炯等烈士事跡,講“八女投江”“風雪中的豐碑”等感人故事;開設大講堂,邀請“五老”以“毛主席詩詞中的紅色黨史”等紅色文學藝術為主線詮釋黨史;將“紅色大篷車”開進社區、學校、幼兒園,誦讀紅色經典、觀紅色電影、辦紅色班會,為少年兒童展示文獻資料、報紙、雜志、書籍、明信片、紀念封等各類紅色藏品,介紹藏品背后的故事,繪制“黨的知識進校園”手抄報,數萬名師生和青少年參與;龍凡將軍等“五老”展演自編自演老少對話的黨史學習情景劇,徐文濤等“五老”在宣講時贈送《東北百年史話》等自制小冊子。
合體分解,機動靈活。與老干部局“送學上門”報告團、沈陽化工大學等高校合作,以《弘揚抗美援朝精神》等為主題作報告。與“五老”藝術團聯手走進社區、醫院、企業、紅色景點宣講、演出30多次,受教育青少年達7萬余人。
二、專注老少齊游紅色基地,讓黨史教育“活”起來
全市各級關工委依托紅色“六地”資源,就地就近組織青少年“游基地、學黨史”,親身感悟偉大精神。
身臨其境,感同身受。組織“老少牽手游六地”,走進抗美援朝紀念館、志愿軍公園等現場教學,舉辦“老少同聲頌黨恩”文藝表演,老少同臺朗誦紅色詩歌,同唱紅色歌曲。
因地制宜,自建基地。渾南區高坎中學關工委根據特有紅色歷史建成“紅史館”“毛主席詩詞走廊”和“抗聯展館”,面積達八百多平方米。沈北新區關工委投資3萬元建立區現役軍人功臣榜,展示39名立功及以上榮譽軍人照片和事跡。
多點“打卡”,加深記憶。300多名“五老”骨干帶領近5000人次青少年參觀了中國工業博物館、中共滿洲省委舊址紀念館、沈陽紅船主題公園、航空博覽園、三農博覽園、馬剛烈士陵園等紅色基地近百次,創作紅色作品2部。
三、專研老少并傳紅色文化,讓黨史教育“新”起來
注重把握青少年特點和需求,通過閱讀、征文、演講、攝影、書法、展演、主題班會、夏令營等方式,推動青少年黨史學習入腦入心。
寓教于樂,潤物無聲。沈河區泉園二校關工委開展“小微德育”紅色故事比賽,用一個個精彩的故事將革命人物、先進事跡展現在同學面前。大東區淺草社區關工委舉辦“紅色愛心托管班”,通過“課堂宣講+實踐教學+作業輔導”模式,讓孩子們假期有了好“趣”處。
身邊典型,榜樣力量。沈陽電務段關工委回顧老段長劉光亞、抗美援朝老英雄康春鳳同志的歷史功績,用“身邊的黨史”教育青工。沈陽站關工委制作了20部短視頻、美篇、ppt課件,面向300多名青工和社區青少年進行黨史宣教。
線上線下,科技助力。皇姑區關工委打造線上“傳承紅色基因”大講堂“誦讀雷鋒日記”“紅領巾故事會”等五個欄目。法庫縣關工委與教育系統關工委組織學生網上“云游”紅色基地學黨史,500多名學生參與網上打卡。
形式多樣,不拘一格。康平縣關工委編印了《井岡山的故事》《雷鋒的故事》《賀炯的故事》作為黨史教育資料。教育系統關工委開展“七個一”(觀、閱、游、寫、講、唱、展)黨史學習教育活動和“童心向黨,致敬英雄”宣講比賽。
四、專辟老少同學紅色路徑,讓黨史教育“強”起來
將黨史學習教育融入青少年工作生活,積極協調聯動相關部門,開展主題鮮明的群眾性宣教活動。
借船出海,借臺唱戲。和平區關工委引入第三方力量“宋世輝校外輔導員工作室”平臺,組織青少年走進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社區、干休所、養老院,以“故事+實物+文藝”的沉浸式體驗,增強黨史學習教育實效。新民市關工委聯合三九藥業等企業邀請“五老”講黨課。
縱橫聯動,打“組合拳”。皇姑區關工委聯合三臺子等街道開設“老少攜手學黨史”大講堂,邀請“五老”講黨史故事。沈北新區關工委聯合區委宣傳部、區退役軍人事務局、新城子街道、軍歌嘹亮志愿服務隊為“區現役軍人功臣榜”揭幕,為尉鳳英、于桂華、孫桂琴“愛心聯系點”揭牌,各學校關工委分批組織學生參觀,受教育學生5000余人。
兄弟同心,其利斷金。市教育系統關工委聯合市教育局舉辦全市“‘學校放假,社區開學’研學營啟動儀式”開設紅色教育課程、網上黨史課堂等。沈陽機務段關工委聯合段團委開展讀“紅書”、唱“紅歌”等“五個一”活動,引導青少年學黨史、頌黨恩,聽黨話、跟黨走。
![]() |
Copyright©1990-2024 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 http://m.1950555.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中國北京市東城區朝陽門內大街225號 郵編:100010 京ICP備18034403號-1 京公網安備11040102700075號 |